词条 | 杜尔伯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杜尔伯特地名。在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部东岸,隔江与吉林省镇赉县相望。明代是蒙古族杜尔伯特部游牧地。清顺治五年(1648)置杜尔伯特旗。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多耐站设杜尔伯特沿江荒务行局,将温特河、多耐站、他尔哈等站及八家户地方一带出放,定名为时、和、年、丰四段。1927年,在杜尔伯特旗时、和、年、丰暨新展之民、康、物、阜八段内,置设治局。1933年改为泰康县。取前四段的“泰”意,后四段的“康”字为名。1939年,杜尔伯特旗和泰康县合并为杜尔伯特旗。1945年,划分为杜、泰两县旗,属嫩江省。1946年又合并为杜旗。1947年2月属黑嫩省第四专署。同年9月复归嫩江省。1949年属黑龙江省直辖。1954年划归嫩江专区。1956年,撤销杜尔伯特旗,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60年属齐。 杜尔伯特卫拉特四部之一,亦姓绰罗斯,为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的后裔。一说也先死后,其妻者密失哈屯与长子忽儿忽答孙楚王驻牧在扎布汗河,逐渐与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儿太师分离,后阿失帖木儿以姓称部,名绰罗斯。而忽儿忽答悄楚王所部则称为杜尔伯特。为什么称杜尔伯特,有不同说法:一些托忒文资料中说,古代有一个名叫多木尼的人,有四个儿子,以后子孙繁衍就用“四”的复数形式“杜尔伯特”来称呼自己;另一种说法认为,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儿有子四人,即克舍、阿沙、阿力克多、博罗纳哈勒。博罗纳哈勒自绰罗斯分出后,为纪念兄弟四人,遂称其部为杜尔伯特。 杜尔伯特部落名。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准噶尔强盛时服属。清乾隆十八年(1753),车凌、车凌孟克、车凌乌巴什率所部归附清朝。后游牧于科布多、乌兰固木地区,后分左、右两翼共十四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