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杜荀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杜荀鹤846—904Du Xunhe

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相传为杜牧出妾子。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46岁举进士。唐亡,依五代梁太祖朱温,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时论评他“壮志清名,中道而废”(《鉴诫录》),多所惋惜。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在诗坛上享誉很早。他的文学主张和白居易很接近,如《自叙》诗:“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又《秋日山中》诗:“言记关时务,篇章见国风。”他作品的主要成就,是那些所谓“救物”使“贪夫廉、邪臣正”(顾云《唐风集序》)的那些与元白精神相通的作品。《时世行》二首(一题作《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深刻地描写了农民的悲惨命运,《再经胡城县》、《题所居村舍》,声讨了一群屠杀人民的军阀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揭露了地方藩镇趁火打劫的罪行。另外还有《蚕妇》、《伤硖石县病叟》、《田翁》等反映人民深受税租剥削之苦;《雪》、《山中对雪有作》反映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总之,在对人民的同情之深厚、对社会现象观察之真切这两方面,都超过了他的同辈诗人。他还有一些表现山林生活、寂静境界的作品,风格接近以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派。他的《春宫怨》饮誉诗坛,人称“宫词为唐第一”。
杜荀鹤专攻近体,而且最擅长于七言律诗。他不为声律所束缚,把律诗的声律对偶和浅近通俗的语言结合起来,把内涵广阔的境界压缩在短幅之中,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
杜荀鹤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杜荀鹤846—904

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属安徽)人。大顺进士。因朱温推荐,任为翰林学士,仅5日而卒。他出身寒微,又生当战乱,对人民疾苦较多了解,故诗作中有不少讽时刺世之作,在当时较突出。有《唐风集》。

杜荀鹤846~904

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筠子(一说为杜牧庶子,杜牧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池州刺史,其妾程氏有孕,被杜妻赶出家门,适长林乡士杜筠而遗腹生杜荀鹤)。出身寒微,自谓“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青年时多次应科举不第,48岁始举进士。曾为宣州田頵从事。唐亡,依附梁太祖朱温,为翰林学士,5天而卒。作诗主张“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诗平易委婉。著有《唐风集》。《全唐诗》收其诗3卷及补遗诗《春宫怨》一首。

杜荀鹤846—907

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人。唐代诗人。相传是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年轻时,隐居九华山苦读。虽锐意功名,却屡试不第。在长安寄食朱门,奔走求人引荐。终因帝都难居,始漫游湖北、湖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后又回到九华山耕读数年。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始中进士第,年已四十六岁。本年自选其诗三百余首,编为《唐风集》。复还九华山。田𫗶据宣州,召为幕僚。后来任梁太祖朱温的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一生酷爱作诗,多以鲜明的爱憎反映唐末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一些感伤身世、抨击世俗和写景抒情诗,均清新可读。其诗全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流畅,被称为“杜荀鹤体”。

杜荀鹤846~907

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46岁中进士。曾为宁国节度使幕僚。入梁后任翰林学士。有《唐风集》3卷。其诗不少篇章为刺世救物之作,如《山中寡妇》,《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等,都较深刻地反映了唐末乱世的风貌。五律《春宫怨》亦颇受后人所重。他的诗继承了张籍、白居易的传统和风格,语言浅近,多用白描,不喜用典,但稍欠锤炼工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