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公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杨公奇(1938—1984年)

河南省新蔡县屯岗村人。1957年兰州农业学校毕业,分配至天水县农技推广站。1962年起,一直在天水县社棠良种繁殖场(简称良种场)工作,初为技术员,后任场长。1964年,小麦普遍发生锈病,造成严重减产。从此,杨公奇开始把繁育推广抗锈小麦新品种作为终身事业。1965年,开始培育社棠系小麦新品种。至20世纪70年代,所培育的社棠1号、2号、5号3个品种成为川区和半山区种植的主要优良品种,种植面积一度占到总面积的四成以上。1976年,又开始培育抗倒伏、抗锈病、丰产性强的社棠56号小麦良种。20世纪80年代,社棠56号成为河谷川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其间还选育成功“65013”中秆高粱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为加速良种推广,除培育新品种外,还先后引进数百个小麦、玉米、高粱品种。经试验适合当地栽培者即投入大田繁育,有些经过实践测定,确认属于可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采用稀播高繁办法栽培,使新品种尽快推广。10余年间,良种场共提供小麦、玉米、高粱种子600多吨。1976年起,为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先后到县农业干部学校和公社农业技术员培训会上讲课数十次。1977年被评为天水地区、天水县先进科技工作者。1982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当选省人民代表。1984年6月3日,在参加小麦生长观摩会途中,因车祸在南河川乡境内遇难。1985年9月,中共北道区委、区人民政府追授为“优秀科技工作者”。11月,中共天水市委、市人民政府(筹备组)向全市发出《关于向杨公奇同志学习的通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