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洪?—1451明中期将领。字宗道,六合(今属江苏省)人。建文四年(1402年)其父杨璟战死于灵璧,袭其父职,调开平(今内蒙多伦)。曾从朱棣北征,称其为将才,进千户。宣德四年(1429年)败鞑靼于红山。正统初年经王骥推荐加游击将军,再进都指挥佥事,以敢战出名,后以副都督佥事守独石、赤城。三年(1438年)击鞑靼于伯颜山,晋都指挥同知,复晋都指挥使。四年击败兀良哈于三岔河,晋都督同知。九年又败兀良哈于黑山,晋左都督。十二年镇宣府。朱祁钰监国,封昌平伯,后以守宣府功封侯。景泰二年(1451年)佩镇朔大将军印,仍镇守宣府,十月卒。赠颍国公,谥武襄。 杨洪?—1451明朝将领。字宗道。世为城步人。祖父以功为汉中百户,遂落籍六合。少年即嗣父职为百户,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进千户。英宗即位,加游击将军,再进都指挥佥事。以敢战著称,为人机变敏捷,善出奇捣虚,未尝小挫。正统中,屡败蒙古瓦剌部兀良哈,以功进左都督。十二年(1447),充总兵官,镇宣府,瓦剌诸部皆惮之,称为 “杨王”。瓦刺可汗脱脱不花、太师也先曾致书于杨,赠以马匹。土木堡之役,也先俘英宗以归,路过宣府,传帝命使开城门,杨坚守不动。也先又进逼京师,杨奉景帝诏命,率军2万入卫,败敌于霸州。以功进封昌平侯,留驻京师,督京营训练,兼营左府事。英宗回京后,以镇朔大将军还镇宣府。景泰二年 (1451) 八月,以疾召还京。卒,赠颍国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