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溥901—938吴国皇帝,太祖杨行密第四子。公元920年,宣帝死。阿附者,欲徐温即位,徐温正色说: “杨氏无男有女亦当立之,敢妄言者斩。” 六月,杨溥即吴王位。以徐温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徐温居金陵,其子徐知训驻广陵,处理日常事务,大事由他决断。又命养子徐知诰驻润州,以为呼应。吴国大权悉为徐氏控制。徐温执行保境安民政策,境内粗安。927年,徐温死,养子徐知诰继掌朝政,拥杨溥为大吴皇帝,改元乾贞,追尊前代为皇帝。937年,徐知诰受禅,称杨溥为高尚思元宏古让皇帝。杨溥于润州筑丹阳宫,殿名皆取仙经,自服羽衣,习辟谷之术以度日月。938年冬十月,使者至,俄而让皇暴卒。后追谥为睿皇帝,葬平陵。让皇后王氏。子三。自杨行密据淮南,历四主,凡四十七年。吴亡,唐迁杨氏宗族于泰州,与外界断绝,杨氏男女无法婚配,显德三年,周世宗征淮南,下诏抚安杨氏,南唐中主杀杨氏六十余口,以其妇女渡江,杨氏遂绝。 杨溥1372—1446字弘济。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 人 建文二年 (1400) 进士,授编修永乐初(1403)为皇太子洗马。永乐十二年 (1414)因太子遣使迎成祖迟,受牵连下狱十年。狱中发奋读书。仁宗即位,出狱,任翰林学士。宣宗即位,召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掌机务。宣德九年 (1434)擢礼部尚书。英宗初立,进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辅政,并称 “三杨”,深得太后倚重 杨溥见“三杨”。 杨溥898~937杨行密第四子。兄杨隆演在位时,封为丹阳郡公。武义二年(920)继兄位。次年改元为顺义。七年,即皇帝位,改元为乾贞。在位政事取决于徐温及徐知诰。后病死于丹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