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锐❶杨锐(?—1533)。明中期将领。字进之,萧县(今属安徽)人。嗣世职为南京羽林前卫指挥使。正德初年,掌龙江右卫事,督造漕舟于淮安。十四年(1519年)江西宁王朱宸濠为夺取帝位反。杨锐率兵御之,被围困安庆城中,坚守十八日围解,擢为参将,分守安徽池、太、宁国及九江、饶、黄。世宗即位。论功擢都督佥事,再迁佥书左府,改南京右府。后又先后充总兵官镇辽东,督漕运镇淮安。嘉靖十年(1531年)被劾罢。十二年(1533年)卒。 杨锐1857~1898清末维新派。字叔峤,又名纯叔,绵竹人。中举人,受聘入张之洞幕府,掌管机要文牍,深受信任。清光绪十五年 (1889年) 被清廷任为内阁中书,参加 《大清会典》 的修纂工作。继升内阁侍读。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与康有为等发起组织 “强学会”,鼓吹变法自强之道。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春,在京城四川会馆成立蜀学会,继创办蜀学堂,又加入康有为在京组织的保国会,与川籍维新志士组成保川会,宣传改革维新。被光绪皇帝召见,颇受重用,被拔擢为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八月六日戊戌政变发生,被捕入狱。十三日慷慨就义于北京菜市口,是 “戊戌六君子” 之一。著有 《说经堂诗章》、 《隋史补遣》 (40卷)、 《𢭏衣》, 并辑注《晋书》 100卷等。 杨锐?~1532字进之。嗣世职为南京羽林前卫指挥使。明正德初(1506)以才擢掌龙江右卫事,督造漕舟于淮安。后至安庆,署都指挥佥事。十四年,宸濠反叛,锐昼夜拒守,宸濠督战围城,血战固守,屡败宸濠。擢参将,分守安徽池、太、宁国及九江、饶、黄。以功再擢都督佥事,迁佥书左府,改南京右府,充总兵官镇辽东,改督漕运,镇淮安。嘉靖十年(1531)为巡按。后被御史李循义劾罢官职,逾年卒。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