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松赞干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松赞干布

见 “弃宗弄赞”。

157 松赞干布?—650

汉文史籍称弃宗弄赞或弃苏农或器宋弄赞。吐蕃王朝建立者。7世纪初,继其父囊日论赞为赞普。即位后相继兼并青藏高原诸部、族,定都逻些(今拉萨),建宫殿于布达拉山。制定法律、官制、军制等六大法规。先与尼泊尔公主联姻,后(641年)又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创立文字,引进佛教,始翻译佛经。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又从汉地引进医药、数术、工艺等知识。在位期间对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及兄弟民族之间的联系,均有重大贡献。唐高宗曾封之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又进封为賨王。并镌其像于石,列于太宗昭陵。650年(唐永徽元年)卒于彭城(今西藏彭波),唐朝遣鲜于匡济赉书入吐蕃吊祭。其妃蒙萨生子共日贡赞,早卒。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关于其生年有异说。

松赞干布617—650Songzan ganbu

吐蕃第三十二世赞普,又称弃宗弄赞。13岁继赞普位。在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征服了高原西部羊同诸部,定都逻些(西藏拉萨),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统一事业。贞观八年(634)第一次派使者访问唐长安,成为历史上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的开端。因爱慕唐朝文化,多次派使者请求通婚,贞观十四年(640)再次派大相禄东赞来长安求婚,得到应允,第二年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青海鄂陵湖和札陵湖)迎接,并在逻些举行盛大婚礼。仿照唐朝建筑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郭宫室、大昭寺等,提倡佛教,不断派贵族子弟赴长安求学,聘请有学问的唐人到吐蕃掌管文书,推动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创造了吐蕃文字;制定了成文法典《十善戎律》,劝善戒恶;建立了官制,中央以大相及其僚属分工负责政务、刑法、财政、外交等事务,各官职父子相继,地方实行行政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的体制,各级军官既是地方行政官又是当地的领主,正式建立了吐蕃奴隶制国家,赞普与群臣以誓盟的方式巩固王权。接受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原以畜牧业为主的吐蕃地区,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贞观二十三年(649)接受唐王朝的册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为藏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的加强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松赞干布617?—650

又称“弃宗弄赞”或“弃苏农”。公元629年继位。统一吐蕃各部,迁都逻些(今拉萨),定官制、兵制、律令,创吐蕃文字。贞观十五年(641年)娶唐朝文成公主,继派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受唐册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对促进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松赞干布617-650

藏族,吐蕃王朝的缔造者。七世纪初继为赞普后,先后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发展生产,创文字,定法律,立官制、军制,建立以赞普为中心的奴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与唐文成公主联姻。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入国学,请唐人掌其表疏,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649年受唐封为附马都尉、西海郡主。对藏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加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藏族人民的普遍崇敬。

松赞干布617?—650

《新唐书·吐蕃传》作“弃宗弄赞”、“弃苏农”,号弗夜主贵族统治。先迎娶泥婆罗(今尼泊尔)墀尊公主,继于唐贞观十五年(641)迎娶唐文成公主。派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入国学。请唐人掌其表疏。二十三年唐太宗卒,高宗即位,受唐封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又进封为賨王。唐朝镌其像于石,列于太宗昭陵。永徽元年(650)卒于盆域(今西藏澎波), 唐朝遣鲜于匡济赉书入吐蕃吊祭。其孙芒松芒赞继立。在位期间吸收邻近地区先进的封建文化,开展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青藏高原上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受到藏族人民的普遍崇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