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家铺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林家铺子》是茅盾的著名短篇小说,同时也是茅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创作于1932年间,发表于同年6月18日的 《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收入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春蚕》之中。《林家铺子》以 “一·二八”事变前后的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为背景,描写了小镇上的一家林记百货小店,在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下,苦苦挣扎直到最终倒闭的故事。作品集中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剥削、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的30年代初期,旧中国的小商业衰败的悲惨情景,从中表现出人民群众抗日反蒋的斗争情绪。《林家铺子》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构思独特、结构严谨、容量宽广的特点,作者将特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现实环境同主要人物的命运和典型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从一个小小的林家铺子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内容是十分广阔的。这篇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思想深刻,不落俗套。这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林家铺子》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 《林家铺子》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导演:水华,编剧:夏衍。主演:谢添(饰林老板)、马薇(饰林明秀)、张亮(饰寿生)、林彬(饰林大娘)、于蓝(饰张寡妇)。
林家铺子短篇小说。茅盾著。写于1932年。通过描述林家铺子倒闭的经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城镇和乡村的破败景象,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政治的黑暗。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