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印刻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斯发现的一种现象,即小鸡、小鸭等小动物出生后,对第一个遇到的对象产生依恋行为,总是到处跟随该对象,这种现象即称为印刻现象。劳伦斯发现,印刻现象仅仅产生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如小鸡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内。如果错过这个时期,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了,这种特定的时期被称作关键期。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发现,在儿童的发展中也存在着某些关键期,如果儿童的心理发展在这个时期受到阻碍,以后就难以补救。例如,学龄前是儿童掌握口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如果没有条件学习使用口语,以后就不能达到正常人的口语水平。 印刻Yinke指社会性依恋行为的迅速习得过程。如小鸭和小鸡孵出之后很快学会跟随最先看见的运动物走。在自然条件下,跟着母鸭或母鸡走;在实验条件下,跟着主试者的脚步或某种运动物体(如机械模型)走。最初由奥地利的动物习性学家K·洛伦茨发现。他在研究小鸭或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一种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同样,在它们接触其它对象或接受其它刺激时,也会产生类似的印刻。产生印刻的时期便是关键期。D·斯波丁用下面几种方式验证了印刻的作用:❶再认。将印刻物与小鸭分离之后再相聚时,有过印刻经验的小鸭大都奔向印刻物,而没有印刻经验的则很少有这种反应; 印刻又叫“铭刻”或“印记”。动物幼仔在敏感期出现的一种行为或反应。表现为某些孵出后便能自由活动的动物,如鸡、鸭等,在孵出后一定的敏感期内,对第一次看见的运动的物体尤其是亲鸟,有一种特别的跟随和依恋反应。这种反应对以后的亲仔关系和成年后的生殖活动,都有长期的重要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