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果品侵染病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果品侵染病害contagious disease offruits在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果品受微生物侵染而造成的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按侵染途径可大致分为2类: ❶发芽孢子由果实皮孔甚至角质层侵入果实, 病原菌为真寄生菌, 所造成的病害有苹果炭疽病, 轮纹病等。 图 4 将12个3磅袋装的苹果再装于母容器(纸板箱)的情形 褐腐病 苹果、梨、桃等在贮藏期间发生的重要侵染性病害之一, 病原菌分有性世代 (Sclerotiniafrucfigena Aderh.)和无性世代(Monilia frucfigenaPers.)。病菌大多从伤口侵入, 也能从果皮侵入, 病果与健全果接触能使健全果染病。在苹果上, 初发病时, 果面上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 随后迅速向四周扩散, 使健全果腐烂。病果果肉松软, 呈海绵状, 略有弹性。病斑扩大后, 常由病部中心侵染点起, 逐渐形成灰白色的绒球状分生孢子层,呈同心轮纹状排列,也有散生。此病发展迅速, 在适宜条件下果实染病后几天之内就会全部腐烂。 苹果炭疽病 亦称苦腐病, 是世界苹果产区危害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的子囊阶段称为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 Spauld. et Sch.,无性阶段为Gloeosporium frucligenum Berk.。病原孢子发芽后可自皮孔或角质层侵入果肉, 多在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初发病时, 果肉出现淡褐色小圆斑, 后逐渐扩大, 皇褐色或深褐色, 果肉软腐下陷, 病组织味甚苦, 病斑表面呈明显的或不大明显深浅交错的同心轮纹, 当病斑扩大到直径约1厘米时, 在病斑中心出现隆起的小粒点, 初呈褐色, 后变黑色的分生孢子盘, 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黑色粒点很快突破表皮, 当湿度大时, 溢出粉红色粘液(分生孢子团), 病斑再扩大, 可使果实的1/3~1/2烂掉。当晚秋染病时, 因受低温限制, 病斑表现为红色小斑点, 中心有一暗褐色小点。 梨轮纹病 此病主要在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轮纹病的病菌为子囊菌纲、座囊菌目、囊孢菌属的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 无性世代为半知菌纲、球壳菌目、大茎点属的Mocrophoma kawatsukai Hara。病原菌自果树落花后2~3个星期开始侵染果实。随着果实的不断增大,侵染力逐渐下降。病原菌以分生孢子从果实的皮孔中侵入后, 长期潜伏, 待果实成熟或贮藏时发病。果实发病时以皮孔为中心, 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 病斑很快扩大, 呈暗红色或褐色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状。随着病斑的扩大, 果实很快软化, 并流出茶褐色汁液, 散发出酸腐味。此病危害果实, 也危害枝干。除梨外也危害苹果。 贮藏期间的侵染病害大多是在果园或采收包装运输中感染的, 在贮藏期遇适宜条件即发病, 发病程度取决于诸多因素, 主要是病原体的多少, 果实的抗病能力, 健全状况和贮藏条件。因此, 必须采取加强果园管理,生产不携带潜伏病菌的耐藏果实; 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中, 防止各种机械损伤; 及时清除包装贮藏场所的病果、腐烂果, 尽量减少和消灭病原体或孢子; 果品入贮前可采取适当的化学防腐处理(见果品化学处理), 并创造良好的贮藏条件等综合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