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果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果蝇guoying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Drosophilidae)昆虫的统称。成虫体小,长仅3~4毫米。身体淡黄色,复眼多为红色。一般雄虫腹部有5节环纹,末部多钝圆,体色较深;雌虫腹部有7节环纹,末端尖,体色较淡。成虫喜在多种腐烂水果和发酵物周围飞舞和产卵。卵细长,白色。完全变态。果蝇容易饲养(一般可用香蕉、或糖化的软枣效果很好),生活周期较短,约2周,一般能发生突变性状。3龄幼虫的唾液腺细胞内有巨大染色体,比其他部分细胞中的染色体约大100倍,容易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蝇多被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就是美国的遗传学家T.H.摩尔根(Morgan)及其合作者在研究果蝇的遗传中发现的。


图195 果蝇


果蝇guoyin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遗传上用的一般为黑腹果蝇连续发育阶段。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5毫米,卵背面前端有两条触丝。卵孵化成为1龄幼虫,后经1次蜕皮为2龄幼虫,再经1次蜕皮为3龄幼虫。3龄幼虫化蛹后,经羽化即发育为成虫。在营养适宜和约25℃条件下,卵至幼虫和蛹至成虫分别约需5天和4天,约10天能完成全部生活史。由于果蝇繁殖快,而且1对亲本1次能产数百个后代,个体相对小,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易饲养等优点,是遗传试验的好材料。(Drosophilamelanogaster)。
(1)生活史(图593):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


图593 果蝇生活史


(2)染色体:包括普通染色体和唾腺染色体(图594)。将3龄幼虫唾腺细胞压片,在显微镜下可见5条长臂,1条短臂,短臂代表1对很短的第四染色体;第二、第三对染色体着丝粒在中央,故呈“V”形,各有2条长臂;第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雌的2条都是X染色体,因着丝粒在末端,故呈长杆状。在唾腺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及其邻近部分结合成染色中心。同源染色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如有差别,很易看出来。所以唾腺染色体是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


图594 果蝇的普通染色体与唾腺染色体的对照
上:分裂中期的普通染色体。下:3龄幼虫的唾腺染色体
A:X染色体 BC:第二染色体
DE:第三染色体 F:第四染色体

果蝇pomace fly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又称黄果蝇。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一种小型的蝇。体细小,长2~4 mm,淡黄色,复眼红色,触角芒羽状。喜在腐烂水果和发酵物周围飞舞,易饲养,生长周期短,约两周。虫体突变性状多,唾腺细胞的染色体特大,且仅四对,为遗传学研究的极好材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