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果酒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227 果酒是以各种水果为原料,经压榨、发酵而酿制的原汁酒。酒精度14—18%左右。果酒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以及原来果实的特有清香和酒的酯香,是一类有益于人体的饮料酒。其品种以使用原料分为:苹果酒、山楂酒、山枣酒、杨梅酒、荔枝酒、广柑酒、梨酒、菠萝酒、桑葚酒等。 果酒fruit wine以果品为原料经发酵酿成的低度饮料酒。酒度一般在8.5~18度之间。果酒主要化学成分除酒精外, 更有糖、有机酸、酯类及维生素等。果酒滋味柔美, 果香浓郁, 酒味醇和, 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果酒酿造常用酵母菌为椭圆形酵母, 或称葡萄酒酵母,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无氧时发酵生成酒精。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 适宜酸碱度为pH5.5~6.5。此外, 也有适于低温发酵的菌株。 果酒分类 依含糖量多少分为: 干、半干、半甜、及甜酒(见葡萄酒)。此外,还有蜜酒。每升含糖量300克以上。 果酒主要种类及其标准(在20℃条件下)
加工过程 果酒酿造一般工艺流程: 果实→冲洗→消毒→破碎→榨汁→调整糖度→主发酵→调整酒度→后发酵和陈酿→换桶→澄清→调配→过滤→装瓶→杀菌→贴标→包装→成品。 具体步骤是: ❶果实原料。要求含糖量高, 酸分适当。酒精是果酒的主要成分, 因此含糖量高, 出酒度也高。酸度一般为0.5~0.8%, 酸类能使果实色素溶出, 也有利于酵母繁殖, 以及成熟过程中与醇类化合成酯类,增进酒香, 但含酸过多也会降低果酒质量,所以要求果实采收适时, 充分成熟, 以期酿得色、香、味俱佳的果酒。 ❷破碎和压榨。果实榨汁前先行破碎,以提高出汁率。葡萄和草莓等浆果可采用双滚筒破碎机破碎, 滚筒距离依果实大小而定。质地坚硬的苹果和梨等, 可用万能破碎机破碎。操作过程中加入70~80ppm二氧化硫, 可以防止物质氧化。破碎后立即压榨取汁。压榨可选用水压机或螺旋压榨机, 也依果实种类而异。 ❸主发酵。压榨取得的果汁或破碎后的果浆, 经糖度调整后置于发酵桶或发酵池中。发酵液发酵前采用熏硫法消毒,而后加入2%葡萄酒酵母进行发酵。发酵容器顶部需留1/3空隙, 以防发酵时汁液逸出。发酵8~10天后发酵声音沉寂,此时发酵液中的糖分大部分已转变为酒精, 主发酵即告结束。连果皮发酵者, 发酵完毕后先打开发酵桶的出酒管, 取得自行流出的“淋酒”(原酒),而后再行压榨,取得压榨酒。二者质量不同, 应分别贮存。 ❹后发酵和陈酿。原酒和压榨酒中仍含有少量剩余糖分, 通过后发酵和陈酿使之转变为酒精。同时, 经过酸和酒精的作用, 产生酯的芳香, 也能使酒中所含的单宁、色素、蛋白质、酒石酸盐等逐步沉淀, 促进酒液的澄清。陈酿期间的管理, 主要是倒酒, 每隔3个月换桶1次,除去酒脚,并需及时补添酒液, 装满容器, 以免杂菌感染。酒液陈酿1~3年后趋于成熟。 ❺酒液调整。原酒液陈酿后,出厂前须按产品质量要求, 对酒度和糖度可按下式计算进行调整: ![]() ❻澄清和过滤。为了加速果酒澄清, 常采取各种胶剂和单宁澄清法。对于杏、李和猕猴桃等果酒常选用琼脂, 葡萄、苹果和梨等果酒常选用明胶或蛋清。白明胶用量为10~12克/升,琼脂为5~45克/升,蛋清为2~3个/百升。配用的单宁量一般为胶剂的80%。 果酒通过过滤, 达到清澈透明状态。常用的压滤机有石棉过滤机和硅藻土过滤机。 ❼装瓶和杀菌。果酒经调整、过滤澄清后, 流经巴氏杀菌器或板式换热器进行70℃低温杀菌, 而后装瓶密封。但也可先行装瓶密封, 然后经70℃水浴杀菌20分钟后冷却。最后经灯光检验、贴标、装箱等操作即为成品。 果酒低度饮料酒的一类。以各种水果(包括野果)为原料,用发酵法酿制成。有水果原味。分别以果实名称命名,如苹果酒、弥猴桃酒、杨梅酒等。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