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栖云阁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栖云阁诗

诗集。清高珩(1612—1697)撰。十六卷,拾遗三卷。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明崇祯进士。入清官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等职。工诗。诗集为赵执信编,拾遗为宋弼辑,冠有赵序,共收古今体诗一千余首,按诗体编次。多闲居之唱和、吟景或纪行之作,善借景物抒怀咏志,如《梅花》、《平原道中》。反映现实之作或有感于租税逼人,或激愤于廉洁难为,如《佳节愁催租》、《廉吏行》。亦有感怀时事之作,如《都门》、《有感》。时人评其诗超拔敏赡。有畏天斋藏版乾隆年刻本。

栖云阁诗

十六卷。《拾遗》三卷。清高珩(1611—1696)撰。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淄川 (今山东淄博)人。崇祯十六年 (1643)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清,授检讨,官至刑部侍郎。高珩聪颖多才,诗思敏捷,无论歌行体,还是近体诗,往往冲口而出,率意而成,诗作如海,不下万首。然而不甚珍惜,随手弃置,散佚无数。是集为赵执信编定。凡十六卷。《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高珩为人性格坦率,襟怀旷达,诗风平易明快,接近白居易。其近体诗多写景抒情之作,如 《祭告南岳杂诗》之一,《都门清明送客》等,运用白描笔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生趣盎然,情味悠长的意境,读来韵味隽永。其古体诗有些富于现实意义的篇章,如《使君怨》,《后长恨歌》等,或揭露仗势勒索的巡盐使者,或讽刺朝庭君臣的荒淫误国,铺排绘声绘色,音调和谐流转,显示了学习元白长庆体的特点。今存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刊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