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格致镜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格致镜原

类书。清陈元龙(1652—1736)编。一百卷。元龙有《历代赋汇》已著录。此编辑录古今经史、杂记、小说、野史、字书等文献中各种器用、文物名目内容等有关资料,故名“格致”;每物必溯其源流,又称“镜原”。书分三十类,每类之下又分八百八十六个子目。如资料较多,记事久远,更以总论分论、纪异等标示区别之。不足立目者则附于相关目后。所据原书多择善本,并附书名。摘书既广且细,颇具规模。校勘精审,足资考核。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海宁陈氏广州刻本,光绪十四年、二十二年上海大同书局、积山书局石印本二种。一九七一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雍正十三年海宁陈氏重印本,附新编四角号码索引。

格致镜原

博物学文献。清陈元龙撰。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读学士、詹事、翰林院掌学士、吏部侍郎、广西巡抚、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
《凡例》称:“丁亥、戊子(康熙四十六、四十七年,1707—1708)间,余乞养旋里,循陔多暇,偶纂是书……旋被召入京,又出而抚粤,铅椠未遑,遽付梓人。”说此书为陈元龙五十六、七岁时编撰。一说,此书实为范缵所编。范缵,字武公,号笏溪,晚号鸡窠老人。长堪舆之学,善画山水,博学强识,于书无所不窥,曾在陈元龙家住馆授徒,故代陈编书而隐其名。《格致镜原》全书一百卷,卷帙庞大,内容丰富,引用文献极多,陈氏年届花甲,一人之力、一年的时间,实难竣工,范缵助其编撰,是可能的。
《格致镜原》编纂的形式同于传统类书,分类立目,目下分条叙述。全书立三十大类:乾象(天文、历法等)、坤舆(地理、地学等)、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官厅器物印玺等)、珍宝、文具、武备(兵器等)、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几案等)、香奁器物(首饰等)、燕赏器物(扇玉等)、博戏器物(奕棋等)、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等。另有若干附类。
陈元龙自述其编书的主旨与原则是:“专务考订,以助格致(博物)之学”,“以资实用”。“格物”,出自《大学》“格物致知”,是传统学问中一门比较务实的学问,探讨事物的名称、来源、性状、形态特征等等,稍接近于“科学”一词的概念。清末一度以“格物”一词来翻译“科学”一词,然后未沿用。《格致镜原》“每叙一物,皆究其原委,详其名号,疏其体类,考其制作”(《凡例》),着重于对事物性状的描述与发展变化的追溯。在具体叙述上,陈元龙则全部采用文献摘录的形式,编者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在材料取舍编排中,充分贯彻体现了编者的原则主旨,体现了编者的意见。凡与考较原委、名号、体类、制作无关的如诗赋韵文及故事,一概不选用。与历代同类著作比较,主题更为集中、内容更加精粹,减少了芜杂程度。陈元龙引用文献资料基本忠实于原著。一条之内,根据内容,列“总类”、“名类”、“称号”、“记异”或“历代”、“古人”、“制作”、“收贮”等项目,使材料各自归类,眉目清晰,所引文献,俱能一一注明出处。所以《四库全书》说他“体例秩然,首尾贯串,无诸家猥杂之病,亦庶几称精核者。”此书是古代一部较有系统、较为实用的博物学文献。
初刻于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收入《四库全书》

格致镜原

(清)陈元龙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影印出版。32开,775页。


格致镜原

(清)陈元龙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1月影印出版。14开,线装34册(4函)。分为乾象、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日用器物、花、草、虫、鸟等30类。每类再分各物。

格致镜原

类书名。清陈元龙辑。一百卷,分三十类。汇集古籍中有关博物和工艺的记载,包括天文、地理、衣食、器用、建筑、花木虫草等。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科技史料。《四库全书总目》谓:“其采撷至博,而编次具有条理。”现有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

格致镜原

一百卷。清陈元龙(1652~1736)编撰。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授编修。曾任广西巡抚。在粤七年,史畏民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工于诗文,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本书是一部考订事物起源的一种类书。其中记载事物的资料。采录于前代各种书籍。以经史为主,旁及杂记、俗说、野史、字书等。集录其中凡有关各种器具、名物内容及源流等资料,所以名曰 “格致”。而每物又必溯其起源,所以又称 “镜原”。全书分为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武备、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燕赏器物、玩戏器物、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三十类。每类下又分若干细目,如乾象类有天、日、月、星、风、雷、云、雨、露、霜、雪、雹、虹霓、雾十四目,各类共分八百八十六目。目下所记若事物久远,资料较多,则以总论、名类、称号、纪异分别标列其首。其中有的资料较少,不足以单独列为一类,就附在其他相关的物名之后。如浑天仪、刻漏、候气,则附于 “乾象”类,“天”目之后。本书引文多据原书善本,每一引文,不论文字长短,一概把书名列于文前,偶有不能举出书名的,亦注出某人说。因此,书较少有讹文脱字,亦便于人们了解其出处,以资考核。有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 海宁陈氏广州刻本。清雍正十三年(1735)海宁陈氏重印本、《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十四年 (1888) 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