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桓魋之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桓魋之乱桓魋是向戌的曾孙,本名向魋。因深受宋景公宠爱,所以日益骄横。孔子当时之所以“微服而过宋”,正是为了免遭桓魋的迫害。周敬王三十六年 (前484),卫国的太叔疾逃至宋国,做了桓魋的家臣, 献给桓魋一颗珍珠, 桓魋封之于城鉏(今河南滑县东)。宋景公向桓魋索取那颗珍珠,但桓魋舍不得割爱,自此两人间出现矛盾。前481年,宋景公让其母宴请桓魋,想于席间发动攻击。不料桓魋先行一步,请以鞌地 (今山东定陶南)交换薄地 (今河南商丘北)。宋景公认为薄地是宋国祖庙所在地,不能用来交换,但以其他七邑并入鞌地。桓魋假装答谢,请宋景公赴宴,约定中午到会,暗中布下家兵。宋景公预知其谋,告诉皇野说: “桓魋打算加祸于我,你应马上救我。” 皇野协助宋景公取得桓魋兄向巢的支持,于是发兵进攻桓魋,桓魋逃至曹地反抗。宋景公派向巢攻打桓魋。向巢没有取胜,怕宋景公怪罪,于是逃往鲁国,后又逃往齐国。桓魋因受曹地人民反对而逃至卫国,不久又因卫国公文氏向他索取夏后氏的玉璜而逃至齐国,齐国陈成子任桓魋为次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