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04 梁发1784—1854基督教新教第一位中国籍牧师。号学善者,别署学善居士。广东高明 (今高鹤)人。清嘉庆九年(1804)至广州当雕版印刷工人。从十五年(1810)起,为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雇用刻印《圣经》中译本。二十年(1815)被英国传教士米怜(1785—1822)雇往马尼拉,在当地基督教印刷所工作。次年受洗入教。1818年协助米怜于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后迁至香港)。道光四年(1824)升任牧师,继承马礼逊在广州的传教工作。撰写多种宣传教义的小册子,借广州举行府试的机会散发给考生。所著《劝世良言》 曾影响洪秀全及太平天国。卒于广州。 145 梁发1789—1855近代早期报人。又名梁亚发,广东高明(今高鹤县)三洲古劳村人。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编辑撰稿人之一。1815年应邀偕英国传教士米怜到马六甲从事印刷工作。1816年受洗加入基督教。1823年被任命为传教士,成为我国最早的基督教教士。《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在马六甲出版期间,他先是担任印刷发行工作,继而协助撰稿,在该刊发表过不少宣传教义的文章。1819年回广东探亲,以违禁散发宗教书籍一度被地方官逮捕。获释后返回马六甲,并到新加坡、广州、澳门等地从事传教活动。他还以 “学善者”等笔名编写过《劝世良言》、《救世撮要略解》等多种宣传小册子,其中《劝世良言》一书,被认为是洪秀全获得基督教神学知识的来源。 梁发基督教新教第一个中国籍传教人。又名梁亚发。生于1789年,死于1855年。广东高明 (今高鹤) 人。1804年到广州当刻版印刷工。1810年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开始交往,他不顾清政府严禁外国人及其所雇中国人秘密印发书籍传教的禁令,为马礼逊所雇,刻印《圣经》 中译文。1815年与数名印刷工人受雇于英国传教士米怜,并随其去马六甲,在基督教印刷所工作。次年从米怜受洗入教。1819年返回广州,因违法印行自编的第一本中文传教书而被捕。1823年底,由马礼逊按立为宣教士,并成为英国伦敦会的正式雇员。1828年受教会指示回乡,以办学为名进行传教活动,被人指责为卖国,学塾被解散。回广州后,曾借广州举行考试机会,向考生散发宣教小册子。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在广州、香港加紧活动,创设了一些新的传教机构。死于广州。著有《劝世良言》等。 梁发1789~1855又名阿发,亚发,号学善者,别署学善居士。第一位中国籍牧师。广东高明人。1815年到广州当刻印木版工人。受雇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刻印《圣经》中译本。1815年随英国传教士米怜到马六甲开设英华书院和印刷所。1816年在当地接受洗礼成为中国第二位基督新教教徒。1819年著《救世录撮要》,是为中国人所著的第一份布道宣传册。1820年回家,为其妻洗礼,使她成为第一位女华人基督新教教徒,1823年其幼儿接受马礼逊洗礼,成为中国第一个接受洗礼的华人婴孩。至此,其家庭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家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同年,梁发被伦敦传道会聘为教士,由马礼逊在澳门封授,接替米怜在马六甲的工作,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牧师。1824~1826年马礼逊回英国期间,由他主持广州、澳门的传教工作。后在马礼逊等人指导下,深入广东内地秘密传教。1828年回高明老家,为古青天举行洗礼,使其成为内地第一个男性基督新教教徒。同年,他还与古青天在内地开办第一所基督教学校。其间,辑录《圣经》若干章节编成《劝世良言》一书,宣传基督教,对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产生重大影响。因被清廷通缉,逃往新加坡、马六甲等地。1839年回广州传教。1843年,英华书院迁港后,他亦到香港与何福堂一起布道。此后一直在粤港两地传教,直到1855年4月在广州病逝。著作主要有: 《熟学圣经略记》、《祈祷文赞神诗》、《真道问答浅解》、《圣书日课初学便用》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