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考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考满任官有年限,到限称考满。《元史·选举志三》:“拟90月考满,注六品职事,回降正七一任,还入六品。……职事官充省令译史,旧例文资右职参注,一考满,合得从七品,注从六品,未合得从七品,注正七品,如更勒留一考,合同随朝升1等。” 考满明清考核官吏制度。与考察相辅而行。凡内外现职官满三年称初考,六年称再考,九年称通考,不拘三、六、九年为杂考。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以定调除、黜陟。明初定制,京官五品以下由本衙门正官开写考语,送都察院和吏部复考;四品以上自陈,请旨裁定。在外布、按二司官正官、佐贰官由都察院考核,吏部复考,具奏黜陟,取自上裁;首领官、属官,由本衙门正官考核。府、州、县正官由布、按二司考核,佐贰、首领官及属官由正官考核,俱经布、按二司和吏部复考。吏员亦核定等第,役内无公私过犯者,依资格拔用。清初与京察、大计并行。康熙元年(1662)停京察、大计,只行考满。四年,停考满,复行京察、大计,遂成定制。考满时京官、外官分别按不同标准考核定等。京官俸满三年,准送吏部、都察院考满;督抚照京官考满。外官分级注考,由督抚分别以地方荒残、冲疲、充实、简易四项开注,以政绩多寡酌定等第。京官四品、外官布政使以下,考满分为五等:一等为称职,纪录;二等为勤职,奖赏;三等为平常,留任;四等为不及,降调;五等为不称职,革职。笔帖式考满亦照有职掌官员例施行。 考满清代考核八旗等旗人官员和汉官员的制度之一。凡京外官员任满3年者,按标准考核,称为考满。亦称考绩。其方法是,京官三品以上,外官督抚以上,应具疏自陈政绩优劣;四品以下京官由吏部会同都察院考核;司、道以下外官,由督抚考核,吏部会同都察院复核。称职者记录1次;勤职,办事平常者留任;办事不及者降1级调用;不称职者革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