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犊起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梁犊起义东晋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后赵太子石宣恐赵主石虎废己立石韬,杀韬。虎杀宣,谪东宫(宣居东宫)高力(大力之卫士)万余人戍凉州(后赵凉州在金城,今甘肃兰州)。行至雍城(今陕西凤翔),又命雍州刺史张茂监送,茂尽夺其马,使高力推小车运粮至戍所。高力督将梁犊因众心皆怨,率众叛,自称晋征东大将军,率众攻克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后赵安西将军刘宁自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攻之,为犊所败。犊率高力攻郡县、杀长吏,长驱东下,及至长安,众已十万。又击败乐平王石苞,出潼关,进逼洛阳。后赵主石虎以大都督李农、卫军将军张贺度率步骑十万攻犊。农等先败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再败于洛阳,退守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犊遂攻荥阳、陈留,虎大惧。又派燕王石斌、冠军大将军姚弋仲、车骑将军蒲洪击犊于荥阳,大败犊军,犊战死,余众皆被杀,起义遂败。 梁犊起义公元349年,后赵主石虎杀太子石宣,东宫吏卒近万人贬戍凉州。行至雍城(今陕西凤翔南),梁犊率吏卒起义。在东返途中,沿途饥饿流民纷纷参加,起义队伍增至数万人,并顺利攻占长安。东出潼关后,在洛阳附近被石虎镇压,起义失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