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棂星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棂星门曲阜孔庙前大门。始建于明,木质。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改为石构。门四柱三间,石柱铁梁红栏,梁上石板雕10组古典花纹,梁上铸龙头阀阅12个,三架坊额上端各一组石雕云焰,四柱上部雕云朵,表示柱高入云。每柱顶端精雕花纹,各置一尊力神,披甲戴盔,怒目握拳,形态各异,极为威武。中间坊额镌“棂星门”三字,为乾隆御书。棂星即天镇星,“主得土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寓孔子是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之意。 棂星门❶曲阜孔庙大门。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原为木结构建筑。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改为铁梁石柱。三楹四间,两侧黄瓦红墙。铁梁铸有十二个龙头阀阅,门中有大型朱栏六扇,四根圆石柱,下有石鼓夹抱,顶雕怒目端坐的天将四大天王像。明间额坊用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乾隆手书“棂星门”三个大字,上层刻绦环花纹。两旁皆有额坊一层。门内为孔庙第一进院落,次第立“太和元气”、“至圣庙”二石坊,直对圣时门;“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两木牌坊东西相对。均为明代建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