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椽古代建筑中木构件之一。椽是密集地排列于檩上,并与檩成正交的木条。其功用是承受屋顶的望板和瓦,断面有方形、圆形、荷包形等。自汉代起,已在檐下使用圆形檐椽,有的端部还有卷杀,元代以后则少用。北魏时已开始出现上方下圆的椽子。椽依其位置和功用各有不同的名称,如脑椽、花架椽、檐椽、飞椽、丁椽、罗锅椽、复水椽、峻脚椽、翼角翘椽。南方普通民居还用一种椽皮,它是比桷子还要薄的长板条,钉于檩上,然后在上面直接铺瓦。因其薄,且多用边皮料锯成,故俗称椽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