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榆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榆林陕北重镇。在今陕西最北部。古长城斜穿全境,是北通塞外的要津。秦时居上郡肤施县。西汉为肤施、龟兹、鸿门县地。东汉末为匈奴所据。北魏设革融县,北周设开光县。隋大业九年(613)设德静县。宋被西夏所据。明永乐元年(1403)置榆林塞,成化七年(1471)升榆林卫,九年(1473 )改设延绥镇。清雍正八年(1730)始置榆林县。1988年改市。境内名胜古迹多与长城有关,今存明代镇北台,为长城上重要关隘。还有秦长城遗迹及明长城遗存多处。 榆林古时名城。今为陕西榆林县。明初称榆林庄,永乐初置榆林塞,正统初建榆林堡,成化年间置榆林卫,为长城沿线九边重镇之一,并于此置延绥镇。清雍正八年 (1730年) 置榆林府。榆林城在成化、弘治及正德年间曾三次扩展,史称“三拓榆城”。其东倚驼山,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十三里余,设城门七座,北曰广榆、南曰镇远、西曰宣威等。有榆林县附郭。今存红石峡、新明楼、镇北台、戴兴寺等名胜古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