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歌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歌谣Geyao

民歌、民谣的总称。简称为 “民歌”。它是人民群众创作,又在人民群众中传诵,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工的诗歌创作。它是诗歌的形式之一。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种类。在中国古代,歌与谣分称。“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毛诗故训传》);“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韩诗章句》)。歌因为有配乐和受曲谱制约, 歌词有与之相适应的句法章法结构,节奏一般比较徐缓。谣不配乐,没有固定曲调,取吟诵方式、章句格式比较自由、节奏比较紧促。古人对歌与谣,常联用统称为 “歌谣”。在阶级出现以前,古老的歌谣产生于原始部落中人们的劳动活动, 因而内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对减轻劳动的要求和征服自然的愿望。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歌谣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用它表现劳动生活,反映他们的苦难和爱情生活, 也用它来表现劳动人民对黑暗社会的诅咒, 对统治者的反抗意志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歌的种类繁多,因分类角度不一样,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从内容出发,结合某些特殊功能,大致分为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几大类。劳动歌,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专指号子。广义的包括劳动中唱的歌。仪礼歌,是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大致有诀术歌、仪式歌、习俗歌三类。时政歌,主要内容反映人民群众对某些政治事件、人物的认识和态度, 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中国古代的时政歌谣,有不少是以童谣形式出现,常见于各朝史书的《五行志》中。生活歌,反映人民的社会家庭生活和劳动生活的各个方面, 尤以表现农民和妇女生活的为多。情歌,是歌谣中数量最多,最丰富多采的部分。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 大多由大人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韵语写成。古代称为“小儿谣”、“孺子歌”、“童谣”等。短小、清新、明快、刚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歌谣的显著特征。重叠、铺陈、对比、问答、比兴、双关、连锁、夸张、谐音等是歌谣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歌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诗歌和文学的始祖,作家和诗人的创作源泉之一。

歌谣

民间文学的一种。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总称。中国古代以合乐为歌,不合乐而口头传唱为谣,现代统称为歌谣。劳动群众创作的用以抒发情感的一种诗歌形式。一般语言质朴、风格清新,多押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