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正旦中国古今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亦称元旦、正日、元正、新正、新春、正月初 一等。古时正旦,宫廷里要举行诸多的庆典活动,因为这是一岁之首。据历代正史礼志记载,唐宋以前的宫廷正旦庆典活动,主要内容是为帝王祝寿。群臣和来朝藩王要敬酒献寿 (也叫 “上寿”),并三呼万岁。如汉高祖七年 (公元前200) 十月 (西汉以十月为岁首),群臣行“朝岁之礼”,“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唐宋以后,帝王生日成为法定节日,其元旦庆典活动遂围绕贺祝新年进行,除正殿举行大朝贺、元会宴外,王公大臣还须入宫向皇帝祝贺新年,而且宫内亦有多种贺仪。如清宫,皇帝在正旦之日一起床,太监就将水果、蜜饯之类的食品摆满一桌,请皇帝吃苹果,意为“岁岁平安”。子正一刻,皇帝到养心殿东暖阁行 “开笔” 仪,即在新年伊始写几句吉利话,然后给祖宗神位行礼,向皇太后请安。正旦朝贺之后,皇帝与后妃共进团圆饭,所食饺子中常把一些小如意、小八宝等金银制品包在其内,谁吃到 “幸运饺”,便象征来年福财昌隆。上演戏曲是宫中庆贺节日的主要内容之一,往往要持续几天。皇帝后妃在正旦日要到坤宁宫祭神,由萨满太太跳舞,向神杆请愿,初二早晨还须还愿。正旦前后宫中筵宴不断,皇帝赐宴、王公相互请宴。席间,众人赋诗填词为皇帝歌功颂德。此外,皇太后还亲手制作糕点,置于神像和祖宗牌位前,以示虔敬。宫内女眷相互行贺礼; 太监、宫女各向其主人行礼; 宫外亲郡王福晋向宫内亲人行礼,均伴有进贺礼品,如糕点果品、如意之类。 正旦俗称“青衣”。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的一种。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娴静而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重唱功,唱腔质朴淳厚,情真意切,念多用韵白。如京剧《二进宫》中的李艳妃、《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宇宙锋》中的赵艳容等。有些角色常因身穿青色褶子而俗称“青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