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正蒙初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正蒙初义

十七卷。清王植撰。王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正蒙》是张载的重要著作,原只数万言,而其弟子苏炳将这部书分为十七篇,相续成为今存本的样子。这是一部哲学著作,它与 《西铭》、《易说》构成了张载的哲学体系。张载提出了“太虚”这一表示物质特性的范畴,在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进步。他说: “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 ‘絪缊’,庄生所谓 ‘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 (《正蒙·太和篇》。又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和》)。这就是说,世界的本体是元气,这种气是无形的(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到它),气的聚合、分解 (散)都是暂时的现象 (客形)。太虚就是气,不是在气之外还有一个太虚。《正蒙》注释很多。是书,诠释 《正蒙》。冉祖、李光地、张伯行之注,列于程朱诸说之后,并采张子 《经学理窟》、《语录》、《性理拾遗》相参证,而又各以己见参订于后。其大旨谓张子见道原。从儒释异同处入。故其言 “太虚”皆与释氏对照。又谓太虚有三义。又谓程朱多不满此书“太虚”二字。然晰其旨,殊涂同归,正不必执程朱诸论以毁谤。又谓 《诗笺》、《书序》、《礼疏》、《旧说》张子所用颇多。今人习见习闻,皆程朱遗泽,遂咤而怪之。当时能破门户之见的,其谓张子自注。又谓十七篇为苏昺所传,张子所,李光地本多割裂,其辨析皆为不苟,称张伯行注出于他人之假名,非所自著,云云,亦足资考证。有明刘玑 《正蒙会稿》,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宏道书院刊续编咸丰八年 (1858)刊 《惜阴轩丛书》本。清王植《正蒙初义》十七卷,清乾隆三十年《四库全书》抄本。民国二十四年 (1935)太平洋书局《船山遗书》本,1956年古籍出版社本,1975年中华书局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