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武士Wushi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集团,又称“武家”。9世纪起,随着班田制破坏和庄园兴起,大量农民沦为庄园主或权势之家的农奴,旧兵制难以维持,天皇和中央权力衰落。庄园主为保护自己利益和扩大势力,便组织本族人(“家子”)或仆从(“郎众”)练习骑射,即所谓“弓马之道”,形成武士集团。庄园主封给武士土地,武士效忠主人,履行包括军事在内的种种义务。武士集团的势力迅速增长。11世纪,最大的武士集团有关西(不破关以西,今京都、大阪、神户一带)的平氏和关东(今东京一带)的源氏,互相争战不已。12世纪中叶平氏一度得势,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当权20多年。1183年,源赖朝带兵攻入京都,消灭平氏, 夺得中央政权。1192年他正式任 “征夷大将军”,在关东的镰仓设立幕府,是为镰仓幕府,开始幕府政治时期。 武士兵种名。《史记·苏秦列传》: “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20万,苍头20万,奋击20万,厮徒20万。”集解:“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12石之弩,负矢50,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越百里。” 武士兵士、勇士。《墨子·备梯》:“攻具已备,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尉缭子·战威》:“赏禄不厚则民不劝,武士不选则兵不强。”《韩诗外传·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武士又称“武家”,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随着日本封建庄园制进一步发展,新兴有势力名主为保护自己利益,开始蓄养武装,后来形成武士团。10~12世纪,全国有许多政治影响颇大的武士团,并趁机控制中央政权。武家政权存在700年。1872年否定武士身份,此后武士阶层日渐消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