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步骤
武术教材内容的教学程序。教学中要先教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武术操,再教拳术和器械套路、对练和攻防动作。武术教材内容的基本单位是每一个完整的武术动作。其动作要素很多,教学时应使学生在不同课次中循序渐进地学习和通过练习予以掌握。一般应按下列步骤进行:❶通过教师完整准确的示范和适宜的讲解,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❷通过教师简明的讲解、慢速的示范和领做,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姿势、身体主要部位的运动路线和方向,熟悉动作的基本轮廓。
❸通过教师正常速度的领做和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明确其重要环节并提高动作质量。
❹通过教师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和示范其攻防方法,使学生理解动作,明确动作的用力顺序和手眼配合。
❺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动作的细节,教会学生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同时从劲力、手眼配合、节奏上全面要求,使学生掌握准确的动作并体现出武术动作的风格特点。教武术套路时应按其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后,要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整套动作的节奏,体力分配,比赛(或考试)时对起势、收势的要求以及对动作失误的有关规定等。
教对练套路时,应先分别教给双方各自的3~5个动作,然后教对练配合并进行练习,学生掌握后再用同样方法教下面的动作。
教攻防动作时,应先教会学生单人动作,在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中,主要应使之明确动作的攻防性质、攻防方位和路线,并培养学生的攻防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教双人动作。教学时要讲清进攻和防守的时机。练习前教师要明确规定进攻者使用技术的速度和力量以及允许进攻的防守者身体部位。还要向防守者讲清防守的要求。当学生各自的攻防技术掌握以后,再互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