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死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死水》sishui

现代诗集。作者闻一多。1928年出版。1925年,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念从美国归来。回国后他发现并没有一个“如花的祖国”存在,现实到处是军阀统治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呻吟。于是,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对现实的愤怒一齐倾注在深沉而愤激的诗篇中。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首题为《发现》的诗,标志诗人对现实失望之后内心的爱国感情更加扎实了。他的《祈祷》、《一句话》都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的变化。诗人在《死水》中对现实社会表示了彻底决绝的态度。他表示不能安于“尺方的墙内”的闲适和幸福,他在“静夜”里听到看到的是“四邻的呻吟”、“孤儿寡妇颤抖的身影”、“战壕里的痉挛”以及各种“生活惨剧”(《静夜》)。正是在这种关注现实和严于内心自我解剖的思想基础上,闻一多写出了《荒村》、《天安门》、《罪过》这样一些谴责反动军阀和同情劳动人民的诗篇。《死水》是继《女神》之后在新文学上发生过较大影响的一本诗集。
与《红烛》相比,《死水》在艺术表现上更进了一步。《死水》中的诗歌含蓄凝练,结构严谨,技巧娴熟,风韵独特,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充分体现了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主张,其中《死水》一首是闻一多追求新格律的最满意的尝试。

死水

诗集。闻一多著。1928年出版。大都是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揭露和诅咒。描绘了军阀统治下人民的苦难,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语言凝练,格律谨严。

《死水》

现代诗歌集。闻一多著。1928年1月新月书店初版。共收诗28首。其中重要的诗篇有:抒写面对黑暗现实而产生失望与悲愤情绪的《死水》、《发现》;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表现出深沉关切的《静夜》,热烈歌颂理想的中国的《一句话》,描绘军阀统治下人民苦难生活的《荒村》、《天安门》,斥责帝国主义的种族歧视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洗衣歌》。与《红烛》相比,这部诗集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更为强烈,内容也更加充实。作品结构谨严、形式整齐、比喻繁丽、音节和谐、语言凝练,是诗人倡导的“三美”理论(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一代诗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