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段祺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段祺瑞1865-1936Duan Qirui北洋军阀皖系首领,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5年(光绪十一年)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被李鸿章派往德国学习军事(炮兵科)。次年回国先后任北洋军械局委员、威海随营武备学堂教习。1896年初,被袁世凯拉扰到天津小站,协助训练“新建陆军”,委以炮兵统带兼随营学堂监督重任。从此成了袁世凯北洋军一员得力干将,先后任北洋军第四镇、第三镇和第六镇统制。同时,又被清廷先后任命为保定军官学堂总办、陆军各学堂督理和会考陆军留学毕业生主试大臣等职,故北洋军各级军官多为他的门生、故吏。与王士珍、冯国璋亦称“北洋三杰”。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再次起用袁世凯,他被任命为第二军军统。以军事实力帮助袁世凯实现“南北议和”的阴谋,以及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职务。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以后,任命他为陆军总长,旋又代理国务院总理。为维护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在镇压革命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中不遗余力。但后来袁世凯对其独揽军权,培植实力有所猜忌。1914年5月,袁世凯设立“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把陆军部的权力收归自己掌握。因此事,与袁世凯的关系蒙上了阴影。1915年冬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迫不得已请其出来帮其收拾残局。他采用袁世凯当年对待清廷的故技,一面暗地与护国军作交易,一面迫使袁世凯交出实权。袁世凯被迫恢复国务院后,充任总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为皖系军阀首领。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以国务院总理掌握北京政府实权。为了建立独裁统治,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扩大自己的实力,力主对德宣战,依靠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组织所谓“参战军”。随之在“参战”问题上与总统黎元洪发生了严重冲突。被黎元洪罢免国务总理职务后,依靠北方各省北洋军阀的力量和日本的支持与黎对抗,又召张勋进京调解,暗地鼓动张勋复辟。而在张勋赶走黎元洪,实行复辟后,他即在马厂誓师,起兵讨张,以“再造共和”自居,重新控制北京政权。对外借口“参战”,出卖大量国家主权。1918年5月,与日本签订军事协定,在“共同防敌”(指苏维埃俄国)的名义下,允许日本派遣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各地。当年秋,又同日本交换《中日山东问题换文》,承认战后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对内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于是在1917年7月,便发生了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发动的护法战争。他虽然决定对南方用兵,但由于直系军阀与西南军阀进行勾结,其“武力统一”的梦想难以实现。1918年10月,为了缓和直皖矛盾,被迫辞去国务总理,退居幕后,继续操纵北京政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公然袒护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镇压学生运动及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系联合奉系打败了皖系,北京政府由直、奉军阀控制。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统治。11月段祺瑞在奉系军阀和直系(除吴佩孚)残余势力支持下,在北京组织临时政府任“临时执政”。一上台就宣布“外崇国信”,保护帝国主义在华既得利益,反对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2月,召开主要由军阀、官僚参加的“善后会议”,以抵制国民会议的召开。这年冬天,已倾向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占领天津。日本等八国为帮助直系军阀进攻国民军,炮轰大沽口。3月18日, 北京各界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帝国主义暴行。当爱国群众结队赴执政府请愿时, 他竟唆使卫队开枪射击, 死伤200多人, 制造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4月被国民军赶出执政府。1936年11月2日病死在上海。 段祺瑞1865—1936Duanqiri北洋皖系军阀头领。字芝泉。安徽合肥人。生于1865年3月6日(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89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后赴德学习炮兵科。次年回国。1896年,协助袁世凯建立北洋军,曾任江北提督。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为袁心腹大将。1911年武昌起义后,出任第二军军统,带兵前往镇压。1912年,袁窃取临时大总统职后,任陆军总长。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率兵镇压“二次革命”,后任湖北都督兼湖南都督。护国军兴,被袁任为参谋总长,代徐世昌任国务卿。袁死后,以国务总理控制北洋政府。北洋军阀分裂后,为皖系首领。1917年因对德宣战与黎元洪矛盾,怂恿张勋复辟,乘机赶黎下台。旋组成“讨逆军”击溃张勋,再次掌权。1920年直皖大战,皖系败,逃居天津日租界。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直系败,被张作霖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镇压爱国学生,造成“三一八”惨案。4月,被冯玉祥赶下台。1933年移居上海。1935年,蒋介石任他为国民政府委员,未就。1936年11月2日病死于庐山。 段祺瑞1865—1936北洋军阀皖系首领。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德习武。1896年为袁世凯收罗至小站练兵,参加创办北洋军。又随袁镇压过义和团、武昌起义、“二次革命”和白朗起义。1912—1916年历任袁世凯政府陆军总长、参谋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袁死后背靠日本,以国务总理控制北洋政府,推行武力统一政策。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力主对德国宣战,编练“参战军”,扩大皖系势力。与总统黎元洪发生“府院之争”,遂利用张勋复辟驱黎下台,召集安福国会,向日本大量借款,拒绝恢复旧国会及《临时约法》,派兵镇压护法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袒护卖国贼曹汝霖等,镇压学生运动。1920年直皖战争败后下台。1924年为奉系和冯玉祥推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次年以“善后会议”抵制孙中山号召的国民会议。1926年屠杀北京爱国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不久被冯玉祥驱走。后病死于上海。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合肥(今属肥西县)人。清淮军统领段佩孙。弱冠至山东威海投军。1889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赴德国续学炮兵。1896年随袁世凯创办北洋新军,任炮兵第一营管带和随营学堂监督。后参与镇压义和团,编练北洋常备军,曾任练兵处军令司正使,加副都统衔。1905年起历任北洋第四镇、第三镇、第六镇统制,保定军官学堂总办。与王世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1910年任江北提督,驻清江。武昌起义爆发后授湖广总督并任第一军军统。1912年,在袁世凯授意下,联名46位北洋将领,发出通电,迫清帝退位。袁世凯窃据总统后升陆军总长。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年底去职,署理湖北都督兼湖南都督。曾镇压“二次革命”。1916年3月任参谋总长,4月代徐世昌为国务卿,袁世凯称帝后辞职。同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又出任总理,1917年在“府院之争”中被免职。张勋拥溥仪复辟,他于马厂誓师以“讨逆”名攻入北京,拥冯国璋代理总统,自己复任总理。1920年直皖战争中被曹锟、吴佩孚赶下台,居闲天津。1924年第二次直皖战争中被奉系及冯玉祥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执政期间曾召开“善后会议”,抵制孙中山主张召开的“国民会议”,并推行亲日的外交政策,大量借款以维持统治,并于1926年参与制造了屠杀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蜇居天津租界,1933年移居上海。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未就职。次年病死。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合肥人。北洋皖系军阀首领。自幼随祖父读书。1881年随叔父去山东威海卫从军。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毕业后,留德学习炮兵科。次年回国。1896年被袁世凯奏调小站,协助训练“新建陆军”,任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1899年至山东镇压义和团。1901年往保定负责编练北洋军。1903年清廷设立练兵处,任军令使正使,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1905年调任第四镇统制。次年,补授福建汀州镇总兵,仍留北洋,充保定军官学堂总办。1909年改任第六镇统制。1910年,任江北提督,驻清江。次年武昌起义爆发,任第二军军统,驰往湖北镇压。旋授湖广总督。南北和议时奉袁世凯旨意领衔北洋将领46人通电,迫清帝退位。袁任总理后,充陆军总长。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镇压“二次革命”,旋又署理湖北都督兼湖南都督。护国军兴,被袁任为参谋总长,代徐世昌任国务卿。袁死后,以国务总理控制北洋政府,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力主对德宣战,企图依靠日本组织所谓“参战军”,扩大自己的武力,为总统黎元洪及依附其他派系之国会议员所反对,遂发生“府院之争”。组织督军团,威胁国会,被黎免职,乃暗促张勋由徐州带兵入京“调解”冲突,张乘机拥护宣统复辟。旋又在马厂誓师,宣布讨张,后以“再造共和”自居,继续掌握政权,抵制国会复开,召集所谓新国会,出卖主权,先后向日本借贷款。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被曹锟、吴佩孚击败下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失败,被张作霖等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次年召集“善后会议”。又召开与帝国主义妥协的“关税会议”,破坏人民要求关税自主的斗争。1926年,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造成“三·一八”惨案。旋被冯玉祥驱赶下台。1933年移居上海,被任为“国府”委员,未就职。后移居庐山,1936年病死。 段祺瑞1865—1936北洋军阀皖系首领。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9年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学德国,习军事。先后任北洋军统制、提督等要职。武昌起义爆发后,任第二军总统,镇压湖北革命,署湖广总督。1912至1916年,历任袁世凯政府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国务总理等职,曾镇压“二次革命”和白朗起义。袁世凯死后,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投靠日本,把持北京政府实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日本大量借款,扩充私人势力。1920年直皖战争中,被直系战败下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被张作霖和冯玉祥推为北京临时政府执政。1925年召开“善后会议”,反对孙中山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1926年,屠杀北京爱国群众,造成“三·一八惨案”。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1933年被蒋介石迎居上海,任国民政府委员。后病死。 段祺瑞皖系军阀首领。1865年3月6日出生,1889年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赴德,1896年任新建陆军炮队统领。1903年任清廷练兵处军令司正使,号称“北洋三杰”之一。1912年,集聚北洋军阀将领46人,上书逼清廷退位。后任国务总理、参谋总长及陆军总长等职。1917年,任总理。1920年7月,因被直系打败而移居天津。1924年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制造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退居天津租界,1933年2月移居上海,1936年11月在上海病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