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瑶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32 王瑶卿1881—1954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原名瑞臻,字稚亭,号菊痴,艺名瑶卿,又更名瑶青。祖籍江苏清江,生于北京。父采琳是昆旦名角。9岁学艺,14岁登台演出,并文武昆乱俱学。由田宝林开蒙,又从钱金福、谢双寿、陈德琳等名家请教。22岁三进福寿科班,并为清“内廷供奉”。常与杨小楼、谭鑫培同台合演。26岁起与谭鑫培长期合作,入同庆科班。二人合演《汾河湾》、《武家坡》等戏,各自别出心裁,又珠联璧合,深为观众所激赏。29岁挑班演出,重排和改编《五彩舆》、《十三妹》、《庚娘传》等10余种,很快形成“王派”,并与谭鑫培一起被誉为“梨园汤武”。40岁后嗓败息影舞台,以授徒为业,入室弟子以百计,“四大名旦”均收为弟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戏曲学校教授、校长,全国文联委员。1952年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文化部颁荣誉奖。王瑶卿在艺术上贡献突出。他改变旦角唱念打做只攻其一的旧习,兼取各功之长而皆有诸多创造,并形成“花衫”行当,拓宽了京剧发展的道路。其唱腔刚健明脆,多创新腔,以传达人物感情。念白生动自然,并创造京、韵相间的“风搅雪”念法,以表现神韵风采。武功娴熟工稳,做功方面创造出许多新的程式。他善演旗装戏。改良了舞台演出的许多弊病。教学经验丰富。对一般演员口传身教,对名角助其提高。有录音唱片 《王瑶卿说戏》。 王瑶卿1881—1954京剧演员、教师。名瑞臻,字穉庭,号菊痴,原籍江苏淮阴,生于北京。初演青衣,后兼演刀马旦。融合各旦行的表演艺术,创造“花衫”行当,拓宽了京剧旦脚的艺术道路。善创新腔,中年后致力于授徒。30年代以后的京剧旦行演员大多出于王门,在京剧界被尊为“通天教主”。 王瑶卿王瑶卿(1881—1954),杰出的戏曲艺术家、教育家,原名瑞臻,字稚庭、瑶卿是艺名,又号瑶青。祖籍江苏清江,出生北京宛平。9岁开始学戏,14岁正式登台演戏,他一面以虔诚、认真的态度学习前辈艺术家的表演精华,一面又敢冲破戒律,不顾陈规,向更新、更深的艺术境界求索。 王瑶卿王瑶卿 (1881—1954),杰出的戏曲艺术家、教育家,原名瑞臻,字穉庭、瑶卿是艺名,又号瑶青。祖籍江苏清江,出生北京宛平。9岁开始学戏,14岁正式登台演戏,他一面以虔诚、认真的态度学习前辈艺术家的表演精华,一面又敢冲破戒律,不顾陈规,向更新、更深的艺术境界求索。 王瑶卿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1881年生。1954年去世。原籍江苏省淮阴县,生于北京市。13岁入“三庆班”习武旦,曾任清朝“内廷供奉”。45岁左右因嗓子“塌中”脱离舞台,从事教育工作。艺术上善于革新、发展,集青衣、刀马旦、花旦之长,创造了一种新行当——花衫。“四大名旦”及张君秋、杜近芳等均曾受业于他。1951年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1952年参加第1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