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殿中侍御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殿中侍御史

官名。南北朝的北魏国有殿中御史。唐御史台置殿中待御史,此后历代沿置,至明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后废。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及百官朝会失礼仪者。《旧唐书·职官志》: “御史台……殿中侍御史6人,从七品下; 令史8人,书令史18人。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明史·职官志》: “初吴元年 (公元1363年),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正五品; 察院监察御史……洪武九年 (公元1376年),汰侍御史及治书、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

官名。三国魏御史中以2人在殿中,察举违法之事,称殿中侍御史。西晋置4人,东晋6人,梁又置4人,皆掌监察殿内供奉及朝会礼仪。魏、晋、宋七品,梁流外七班。北魏初从五品中,太和(477—499) 末从八品上。北齐置12人,正八品下。隋改为殿内侍御史,置12人,炀帝大业三年 (607) 省。唐初置4人,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648) 加置2人,睿宗文明元年 (684) 又置殿中侍御史里行。又有内供奉等。初正八品上,武则天垂拱 (685—688) 时升为从七品上。掌殿廷供奉仪式及百官上殿序列班次; 于京城内分知左右巡,察其所巡内不法之事; 与知东、西推侍御史共掌推鞠之事; 监督仓库出纳。北宋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正官名。掌谏诤言事,弹奏百官失仪者。正七品。金置2人,正七品。元世祖至元五年 (1268) 始置为殿中司属官,2人,正七品,后升为正四品。明初置御史台。殿中侍御史正五品,后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