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毒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毒药指毒性极大的药品,用量稍大即可危及生命。如三氧二砷、亚砷酸钾溶液等。 毒药广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药物品种繁多,壮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大胆应用本地出产的毒药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壮医使用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善用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据黄燮才等编的《广西民族药简编》和方鼎等编的《壮族民间用药选编》统计,目前壮医用于治病的毒药就有99种,占常用壮药14%,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的毒药用古钩藤、鸢尾、狗爪半夏、爬龙树、疣柄磨芋、麻风树、蒟蒻薯、蜈蚣、白薯莨、木薯、一枝黄花等。具有补益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里虚证的毒药用仙茅、薄叶山橙、穿山甲、土常山、闭鞘姜、上莲下柳等。具有祛风除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的毒药有白薇、地枫皮、过岗龙、红杜仲藤、商陆、瓜木、毛杜肿藤、丁公藤等。具有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的毒药有罗裙带、铁海棠、钩吻、疏刺花椒、蚂蝗、曼陀罗、六角莲、开口箭、通城虎、两面针等。用于外治皮肤病的毒药也很有特色,如鸡尾木、驳骨丹、苦李根、大风艾、百部可治湿贞;斑蝥虫、白薯莨、蛇床子、钩吻可治疗皮癣。此外,白花丹、野芋头、万年青、火殃勒、含羞草、威灵仙、络石藤、倒吊笔、羊角扭、水田七、大飞扬、紫茉莉等也是壮医经常使用的毒药。壮医使用毒药的一般规律为:❶根据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指导用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