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较经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比较经济学研究不同经济制度下各种经济类型和现象,探讨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1.经济制度的比较;2.经济政策的比较;3.经济增长的比较。 比较经济学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类型及其经济理论的经济分支。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被认为是比较经济学的开拓者。一般认为,比较经济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30年代,主要着眼于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 40年代后,由单纯的经济制度研究转向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 70年代后,由宏观经济研究扩大到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市场、外贸等微观经济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经济制度的比较。包括经济体制划分的标准和分类及经济制度中的各种决策、计划和管理体制的比较。2、经济政策的比较。包括对不同类型国家的财政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决策方法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关系的比较。3、经济增长的比较。包括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作用和效果的比较。4、经济结构的比较。包括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结构发展中的共性、个性问题比较等。5、经济学说和流派的比较。包括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模式的比较。我国在70年代末开始对比较经济学进行系统的研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