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子捧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毛子捧檄《北堂书钞》卷一○三引《东观汉记》:“庐江毛义,性恭俭谦约,少时家贫,以孝行称。南阳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有顷,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而入白母,喜动颜色。”《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亦载,后有“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数辟公府,为县令,进退必以礼。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后以此典指为奉养尊长而出仕为官。晋·颜延之《陶征士诔》:“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南朝梁·裴子野《刘虬碑》:“及其长也,捧檄动容,薄游下邑。”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坚同金石,爱等弟兄,每均捧檄之禄,迭庆循陔之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