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民事诉讼证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指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的根据; 是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审理民事案件的基础,也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工具。
正确地认识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及其联系对于认定案件事实,具有重要意义。按照通则,民事诉讼证据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 客观性。即一切民事诉讼证据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它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东西。这是民事诉讼证据最本质的特征。
(2) 关联性。即民事诉讼证据必须与其所证明的案件事实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有的证据材料必须经过法庭辩论,质证和科学技术鉴定进行周密审查属实,只有与案件有内在联系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3) 合法性。即民事诉讼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收集调查和审查核实,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❶证据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形式;
❷证据的来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❸证据必须由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和法定机关、法定人员按法定程序调查收集和审查核实。
为了便于民事案件当事人和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调查收集和审查核实证据,从理论上可作以下分类:
(1) 按照诉讼当事人应负举证责任来划分,可分为本证与反证。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一方所主张事实的证据。反证是指证明当事人一方所主张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2) 按照民事诉讼证据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原始证据是指证据本身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来源于原始出处的证据。派生证据是指从原始证据中衍生出来的证据。通常,人们把原始证据叫做第一手材料,把派生证据称作第二手材料。
(3) 据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或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所谓证明对象是指在民事诉讼中需要证明的事实。证明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当事人主张的关于实体权益的法律事实,是指当事人主张的为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实体法所规定的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
❶按照是否符合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标准,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前者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便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后者相反,具有主体意志性。
❷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可分为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前者是法律规范允许的行为; 后者是法律规范禁止的行为。
❸按照法律事实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影响,可分为产生权利义务的事实、变更权利义务的事实和妨碍权利和义务发生的事实。
(2) 当事人主张的程序法律事实。包括: 有关当事人条件的事实; 有关主管和管辖的事实; 有关审判组织的事实; 有关回避的事实; 有关审判形式的事实; 有关适用强制措施条件的事实; 有关诉讼期间的事实。
(3) 证据事实。
(4) 经验规则。对于证据事实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情的依据。对于经验规则,如果属于常识性的,可以不加证明,但当运用专门规则时,应加以证明。下列事项无须证明: 众所周知的事实和自然规律及定理; 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 根据法规规定或已知事实,能推出的另一事实; 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加以证明的责任。包括以下内容:
❶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
❷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应当是证明自己主张具有真实性。
❸当事人对不能证明自己主张或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自己主张时,可能承受不利的法庭判决。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具体的举证责任应按如下原则分担:
❶原告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❷被告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❸诉讼中的第三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❹人民法院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调查收集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 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发生举证责任倒置。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特殊类型的侵权案件中,把本属于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举证责任转移形式。举证责任倒置有下列六种情形:
❶在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❸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❹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❻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