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意测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民意测验大众传播媒介或社会机构在了解公众对某些重要事件所持意见、态度时采用的一种舆论调查方法。18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人报》和《明星报》首先以“卡片法”进行,即通过随报印发非正式的“假选票”预测当时的总统选举结果。20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的民意测验机构在方式上多使用“信访法”和“面询法”,在方法上,多使用“典型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 民意测验一种社会调查方法,用来测定公众对政治或社会等有争议的问题的意见。通常来用抽样法选择一定数量的测验对象,征求他们对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的意见,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以解释社会舆论的动向。民意测验是一种非官方的和偏重社会态度的调查,它采用单纯的方法与技术从事材料的搜集、整理与解释,作为研究的辅助形式。民意测验作为一种社会调查方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民意测验为美国的《文学摘要》杂志社1936年所作的总统选举预测,但由于样板的代表性不足而告失败。而在同年由G·盖洛普,E·罗伯和A·克罗斯利用现代民意测验方法准确地预言了民主党候选人F·D·罗斯福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他们精心选择的几千名样板并进行深入的个人访谈,比较准确地代表了总的选举人口,其实际效果比《文学摘要》以偏见和主观任意性的方式选取的200万之众的样板要好得多。这项成功大大提高了民意测验的声望,使民意测验在广告和市场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民意测验的方法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迅速传到西欧、日本、以色列等国。在美国,民意测验的方法已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大学都成立了民意测验研究中心。今天,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界、大学学者、政界候选人以及各种志愿性团体都广泛使用民意测验的方法来获取关于公共的态度、信念、期望和行为的准确资料。根据人口普杰的地图和资料、从县、镇、街道和住户中抽取可能性样板,训练有素的调查者深入各个具体的地址进行个人采访,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公共的反应被译成电码,并用键控穿孔机记录,用电脑进行操作。尽管民意测验已经成为高度普及的调查方法,但它不能准确地预测公共舆论和公众行为,只能在访问调查时,对之进行大致的描绘说明。民意测验很容易带上主观偏见性,在解释结果时必须十分谨慎。当几次不同的民意测验出现同样的结果,不断重复使用的民意测验显示出有意义的倾向时,民意测验的结果就是比较可信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