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民族虚无主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民族虚无主义minzu xuwuzhuyi

指虚无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虚无主义一词,源出于拉丁文nihil。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F·H·雅科比在《给费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尼采正式把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否定叫做虚无主义。虚无主义通常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民族虚无主义无视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更有甚者,以至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根本否认民族的存在。民族虚无主义有对本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其他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之分。对本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无视本民族的存在,看不到本民族的民族特点和优点,否定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盲目拜倒在先进民族面前。有的甚至鼓吹和欢迎本民族的殖民地化,成为民族败类。对其他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只看到自己民族的存在和优点,无视其他民族的存在,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主张自己的民族去奴役其他“劣等”民族。这种民族虚无主义诬蔑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是“地方极权主义”,抹煞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界限,并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弱小民族的霸权主义作辩护。

民族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蔑视民族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无视民族特点和差别,否认民族存在。

民族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一词系德文Nihilismus的意译,源出于拉丁文nihil(虚无)。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F·尼采把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现象称之为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则是否定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甚至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实质上是大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

民族虚无主义

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一切的思想倾向在民族问题上的一种表现。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 抹杀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 无视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 诬蔑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 认为 “个性自由”应当建立在超民族的、世界主义的基础之上。在帝国主义时期, 资产阶级往往利用它为殖民统治辩护。在社会主义时期,则往往表现为否定民族问题,侵犯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破坏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的团结。斯大林指出,“民族虚无主义只能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害, 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有利。”(《斯大林全集》第4卷第84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