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民间信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主要在于解决生活费用的短缺,它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城乡个体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民间信用日趋活跃。个人之间、家庭之间为解决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信用活动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民间信用是指居民之间独立进行的货币与货币资金借贷活动。它的存在形式有: 私人之间直接货币借贷; 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货币借贷; 有一定组织程序的货币“合会”; 以实物作抵押取得借款的 “典当” 等。
(1) 私人之间直接的货币借贷。这种信用形式多发生在亲友、邻里、家庭之间。借方多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临时应急需要,贷方则不一定是为了 “食利”。这种信用关系是偶然的,也不固定。
(2) 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货币借贷。这种信贷通常发生在非亲友邻里,或彼此不太熟悉的家庭之间。中介人起着联络、征信、传递的作用。一般要收取一定的介绍费或手续费。借方除了货币的暂时短缺者外,还有对货币资金的经常需求者; 贷方除了货币的暂时盈余者外,还有货币资金的经常剩余者。这种信用形式较前一种更具有经常性和固定性。这种借贷关系也更多地具有融通资金的性质。
(3) 有一定组织程序的货币 “合会”。“合会” 是一种按一定组织程序进行的借贷活动。“合会” 中有 “会主”,即发起人; 有 “会脚”,即参加成员。在一般情况下,“会主” 以发起人的身份优先取得“会金”; 而 “会脚” 则以排列的顺序依次取得 “会金”。“会主” 首先是借款者,以后依次成为贷款者。“会脚” 首先成为贷款者,以后依次成为借款者。这种民间信用形式,借贷的主客体相互交替,借贷的数额参差不齐,借贷的期限有长有短,借贷的利息有高有低。“合会” 是一种有组织的注重以货币的时间价值为尺度的,体现着差别的群体借贷。
(4) 以实物作抵押取得贷款的 “典当”。典当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典当除了要以实物作抵押借贷货币外,还具有 “以物定贷”、“过期不理”、面宽、额度可大可小等特点。以典当方式借贷,其信用关系能否成立,主要是取决于贷方对典当物的选择,其数额的多少取决于借贷双方对典当物的价值评价,其期限长短取决于借方的用款要求,其能否偿还则取决于用款人的赎回能力。如果典当物到期时借方没有能力赎回,则是 “死当”,贷方有权直接处理典当物,等于是借方把典当物卖给了货方,以偿还借债。因此,典当是一种以典当物的价值为基础,以赎回或不赎回为条件的民间信用。
相对于其他信用形式,民间信用有如下特点:
❶民间信用的主客体是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或组织,以及一般家庭个人消费者。
❷民间信用的时间一般较短。
❸民间信用活动的空间有限。因为居民个人相互之间独立进行货币借贷活动时,不仅要以对方的经济实力为条件,而且要以对方的信誉为条件。
❹民间信用的利率具有较大的弹性。其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随行就市,自由浮动,一般高于银行利率。
❺民间信用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风险性。
民间信用灵活便利,适宜于临时、应急性资金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不足问题,扩大了融资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特别是个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信用形式利率高、风险大,容易发生违约纠纷,随意性较大。对这类信用活动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管理。同时,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以有组织的融资活动来代替这种落后的融资形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