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气象与健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气象与健康

气象变化对身体能产生多种影响,身体对气象的变化也有着天生的、本能的反应。对于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因素的变化,人的身体健康也会有相应变化,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摄氏20℃到22℃,如果温度升高,人体的温度也随之稍有升高。如果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血液的浓度会增加,红血球数减少,血压下降,脉博迅速增加,大量排汗。此时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胃液分泌减少,而大量喝水又冲淡了胃液,因此食欲降低;反之气温下降到4℃以下,人的体温就要下降,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人体抗病能力降低,胃液分泌过多,胃病的发病率较高。气压对人体的影响更明显。生活在正常气压下没有什么感觉,而换一个环境如登山运动员达到一定高度,由于气压降低会举步维艰,因为大气压的变化改变了人体动脉血的氧泡和作用。风是人体散发热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身体散发的热量和风速的平方根、与皮肤的温度和外界气温的差成比例。另外,风声所产生的次声波会影响人体的中枢系统,使人头痛,精神不集中。这也是野外作业特别是高空作业的不安全因素之一。湿度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小。湿度能改变空气的热传导。春天冰雪化冻,空气湿度较大,加上春季风多,所以人有透骨寒的感觉。这与穿着湿衣服,被风一吹觉得格外凉的道理是一样的。知晓了气象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就要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身体抗病能力较差的老人,更应防止或减少因为气象变化给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