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qixiangxuemeteorology研究气象变化特征和规律的学科,是农业气象学的基础之一。气象是大气的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 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雷、电等的统称。大气是人类社会活动和农业生产的环境之一,研究气象学, 目的在于利用有利气象条件和防御不利气象条件,为人类社会活动和农业生产服务。 发展阶段 气象学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7世纪前为第一阶段。此时期内,无论东方或西方,气象学均处于经验和知识积累阶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即Αριστοτεληs)的《气象汇论》(Meteorologica, 即μ∈τεωρολογικα)一般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辑和“气象”一词的来源。完成于公元前340年。中国最早的气象记载见于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代甲骨文上, 关于描述气象的词汇, 和预估天气并加验证的卜辞。例如: 金祖同《殷契遗珠·一六六》中有:“辛丑卜,𡧊翌壬寅壬寅。”意思是:“辛丑那天, 贞人宾进行贞卜, 问明(壬寅)会否天晴,经过次日验证,却是有雾。”先秦时期的科学文献《夏小正》上, 已有气象和物候的专述。春秋时期以来的大气光象观测,西汉测湿技术的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测风仪器的改进,宋、元、明农业和海洋天气以及气候谚语的汇集(如《田家五行》等),气象理论的推究,测雨技术定量化的研究及朝鲜测雨器的发明和推广等都有进展。这些气象知识在军事、交通、渔业、建筑等许多方面,有很好的应用,特别对中国和东亚的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宗教黑暗统治时期,气象知识却得不到发展。 第二个阶段 是17世纪到19世纪初叶。是开始进行实验观测,积累气象资料,并作定量描述的阶段。这时欧洲正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实验科学的提倡,导致气象观测手段的改革, 当时地面及高空气象仪器的陆续发明,使人们对地方气候和世界气候有较深入的了解;天气变化在气压上的反映,使人们认识到气压变化在天气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天气学的发展提供了线索。而定量气象规律的发现也为促进流体力学和动力气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个阶段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是对大气现象系统进行研究的阶段。各种大气现象不再被认为是孤立现象,而是三维的、内外上下有机联系的综合体系中的成员,既有其历史演变,也有其发展规律。19世纪初叶德国H.W. 布兰德斯第一张天气图的创制、19世纪中叶法国J.J.勒威耶天气图的业务使用、20世纪20年代挪威学派气团及锋面理论在天气分析预报上的应用,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在天气学发展的推动下,天气气候学、动力气象学研究的进展十分显著,数值天气预报研究也有一定的开展。 第四个阶段 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时期。其特征是研究领域大为扩展:其空间领域不仅包括地球大气内整个空间的不同尺度,还引伸到一些行星大气层;其时间领域向过去及未来有很大扩展,即使研究现时天气,也在向“实时化”前进。在气象资料获取、传递及整理技术上,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积极向电子化、遥感化、自动化发展,包括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宇航飞行器、激光探测、同位素示踪、电脑等技术,都在气象科学上获得应用。通过对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物理和数值试验,人们对大气运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 分支学科 根据传统概念,气象学一般研究从地面到平流层内的大气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它拥有很多分支学科。如: 物理气象学(包括大气光学及辐射学、大气声学、大气电学、云雾物理学、微气象学等)、大气动力学(包括大气热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学(如气象仪器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等)、应用气象学(如农业气象学、航空气象学等)。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领域目前已到达大气上层甚至地球外星体的表面。因此高层大气和星体大气的研究也被包含在气象科学研究的范围。这样,研究的内容就突破了“气象学”命名的原义。目前,“气象学”这一名称, 已渐有被“大气科学”这一名称替代的趋势。 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分为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气候学、气象仪器学(或大气探测学)和应用气象学等。 气象学meteorology研究大气变化特征和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围绕地球周围100 km以内,特别是50 km以内大气中发生的现象(温度、气压、湿度、风、能量等的分布与声、光、电等属性)以及这些现象的演变过程。气象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根据天气变化规律,作出短、中、长期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用气候形成规律,探求气候变化过程等。气象学可分为天气学、大气物理学、气候学、气象仪器学以及应用气象学(如农业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等)。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领域已到达大气上层甚至地球外星体的表面。因此高层大气和星体大气的研究也被包含在气象学科研究的范围。 气象学Meteorology研究天气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加拿大主要的气象服务机构是联邦环境部所属的大气环境服务中心,负责天气观测与预报,也从事应用领域的研究。全国有9个预报中心和64个预报站,提供现在与过去天气状况和中长期天气预报服务。公众可通过直拨电话、专用有线电视频道、天气预报广播和电脑等查询了解天气情况。武装力量和私营公司也积极参与天气预报,为各自的特殊利益服务。大学里开设大气科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得到大气环境服务中心、全国科学工程研究理事会、省级政府和私营工业的资助。对专业气象工作者要求很高,天气预报员必须取得气象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研究工作须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气象部门最多的雇员是气象技术人员,仅大气环境服务中心就有1000人,对这类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中学毕业即可)。为促进气象学和海洋学研究,成立了加拿大气象海洋学协会,并出版刊物《大气一海洋》、《气候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