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中分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中分娩是一种通过改善分娩环境,以减少产妇疼痛,使胎儿顺利降生的方法,1974年由前苏联专家塔耶尔科夫斯基首创。“水中分娩”即让产妇在一大温水池中分娩。产妇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消除了神经和肌肉紧张,便于顺利生产。新生儿由于降生在水中,可以免受地球重力场的冲击,虽然离开了母体,却没有改变“生活环境”,因而无不适之感。塔耶尔科夫斯基首先在自己女儿出世时进行试验,水中出生的婴儿身体非常健康,表明水中分娩获得成功。专家们还对水中出生的婴儿进行“特殊训练”,在各种能够调节水温的大水池里,训练婴儿在水中游戏和游泳,只需经过几周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单独游几十厘米,并能有意识地朝一个方向游动。由于经常在水中锻练,这些婴幼儿身体健康,抵抗力强,心肺和肌肉组织发育得较好。 水中分娩shuizhong fenmian一种新的有利于产妇和胎儿的分娩方式。自60年代初,原苏联科学家提出水中分娩这一主张之后,陆续在一些国家得到提倡。1985年美国建立了一个“水中分娩”中心,水中分娩的产妇阵痛不明显,产程缩短,分娩顺利。据分析,因水的浮力及水温能使产妇的神经和肌肉放松,消除因情绪紧张引起的宫缩无力、宫颈口扩张不良,使产程明显缩短,疼痛也减轻。对于胎儿来说,在子宫内是生活在水中世界,出生在温水中,环境变化不大,更易适应。水中分娩中心具备装有可调节水温的分娩池,或是大浴盆,水温控制在37℃。孕妇进入第一产程即进入水池。水池或浴盆中的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中分娩这种新的分娩方式会不断发展、完善和推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