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千佛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千佛洞敦煌石窟之一。位于今甘肃安西县城东南90公里处的山谷口。谷东侧、西侧均有洞窟,共20余个,而存有造像和壁画的仅9个。从造像与壁画分析,约最早开凿于西夏,清代有零星修缮。窟内佛座背屏后有甬道。今存彩塑46身,壁画约485平方米。壁画主要有佛涅槃图、水月观音图、西方净土变、药师变、文殊、普贤、曼荼罗等。如第五窟后壁的佛涅槃图,人物众多,场面宏伟。特别是那些举哀的弟子们,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撕衣捶胸,有的举刀自刎,有的沉思冥想,通过这种种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他们对佛灭度的极端悲哀心情。其他壁画也不乏上乘之作。该石窟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千佛洞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28公里。分南、北两崖,南崖11窟,北崖12窟,留有壁画塑像共9窟,西夏5窟,元代1窟,清代3窟,存彩塑46身, 壁画总面积486.74平方米。其中西夏壁画为374平方米, 其次为元代。壁画主要内容有水月观音、观音曼荼罗、文殊普贤变, “涅槃变”、药怀变、“说法图”等。窟顶彩绘双龙团风、忍冬莲花藻井图案,在西夏佛窟壁画艺术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7窟正室东西壁上彩绘“说法图”中的亭台楼阁宏伟壮观,是研究西夏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仅有资料。特别是2窟主室后穿道南北壁上绘有两幅4平方米大的水月观音图,观音坐在金刚宝座上凝思遐想,神态自若,身边彩云环绕,空中弯月如钩,座下绿水荡漾,山后新竹滴翠;隔水岸上,唐僧双手合十朝拜观音,孙悟空牵驮经的红马紧随其后。对研究《西游记》神话故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壁画色彩艳丽,线描严谨工整,堪称西夏绘画中的精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