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源涵养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源涵养林简称“水源林”。设置在河流分水岭及集水区的防护林。可减少地表径流,调节河溪流量,防止土壤流失,以达到暴雨无山洪、久旱水不枯的目的。 水源涵养林watersource containing forest又称水源林。防护林的一种。设置在江、河、水库上游的丘陵山地,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防止江、河、水库淤塞,以及保护居民点的饮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水源涵养林可发挥阻滞、吸持降水,将地表径流转变为地下水或土壤中水,使水流能均匀流入河川或水库,保持枯水期仍有稳定的流量。其林下地被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土壤非毛管孔隙率高,能吸持贮存大量水分,起着涵蓄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冲刷、调节河川流量等作用。一般为异龄林或乔灌混交林。经营上禁止主伐,只能采取抚育采伐、卫生伐和更新择伐。依据中国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源涵养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