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田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田衣shuǐtiányī❶即袈裟。因用每块长方形布片连缀而成,宛如水稻田之界画,故名。唐唐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诗:“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清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之六:“手植松枝当麈尾,云林居士水田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水田衣》:“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 水田衣(清人《燕寝怡情》图册) 水田衣一种以各色零星织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这种服装简单而别致,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还能利用零星残剩的衣料,所以,早在唐代就有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写。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织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合成衣。到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的“百衲衣”十分相似。在明清时期,它受到妇女的普遍喜爱。 水田衣也称“斗背褡”,为明代末年的一种妇女外衣,当时很流行,为广大妇女所崇尚。这种衣服是用各种颜色的布料裁剪成方块或三角状,然后再拼接起来制成衣服。看上去就象块块水田,别有风趣,并由此而得名。另外,出家的僧人所穿的袈裟也称水田衣。清代钱大昕所著《十驾斋养新录》中说:“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卢元辅磨厅刻七言诗,首句云‘水田十里学袈裟’的诗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