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泰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永泰寺佛寺。据《长安志》,寺在唐长安城长寿坊南门之东。本梁太尉、吴王萧岑宅。隋开皇四年(584),文帝为沙门昙延立为延兴寺。东院莒公萧琮之堂,当隋亡,舍入寺。神龙中,中宗为永泰公主追福,改为永泰寺。大中六年(852),改名万寿寺。据《两京新记》,寺内东精舍有隋中大夫郑法士画释迦灭度之变,廊间有滕王库直李雅画圣僧之迹,又有杨契丹画。 永泰寺位于太室山西麓。创建于北魏,原名明练寺,唐代为纪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为尼,更名永泰寺。寺内现存毗卢殿、大雄殿、皇姑楼等清代建筑30余间;唐塔一座,平面方形,高约20余米,为十一层叠涩密檐式砖塔;明代砖塔一座。山门前有唐代八角形经幢两座,上刻陀罗尼经。两幢现存佛龛10余个,雕像40余尊。寺内存有宋代石刻基座一件,高近1米,上为盆状圆盘,周边刻两层仰莲,其下为四龙盘绕,透花雕刻。另有石盆一件,可容水两担,传为永泰公主浴盆。寺外有唐碑一通,记述寺史甚详。大殿南面有一株枝叶繁茂的梭罗树,传为建寺时所植。 永泰寺唐代寺院。位于在河南省登封市城西北11千米处太室山西麓,始创于北魏,原名“明练寺” 。唐代为纪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为尼,更名 “永泰寺” 。寺内现存毗卢殿、大雄殿等清代殿宇30多间。唐塔1座,平面方形,高约20米,为11级叠涩密檐式砖塔。另有明代砖塔1座。山门前有唐代八角形经幢2座,上刻陀罗尼经。两幢现存佛龛10多个,雕像40多尊。寺内存有宋代石刻基座和石盆各1件。基座高近1米,上为盆状圆盘,周边雕两重仰莲,其下为四龙盘绕透花雕刻,巧夺天工。石盆可容两担水,相传为永泰公主浴盆。寺外有唐碑1通,陈述寺史。另外还有其他碑刻数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