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汀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汀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江南道。宋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三》: “汀州: 下。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开福、抚2州山洞,置汀州。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改为临汀郡。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复为汀州。天宝领县3(长汀、龙岩、宁化),户4680,口13702。在京师东南6173里,至东都5370里。” 汀州古时名城。今为福建长汀县。因临于长汀溪而得名。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 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汀郡,乾元初复为汀州。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汀州路,明洪武元年改路为汀州府,清因之。宋筑有砖石城,明嘉靖间筑土城,后又以陶砖包砌。其城平面呈椭圆形,周六百一十九丈九尺,高一丈八尺。设城门六座,东曰济川门,西曰秋成门,南曰颁条门,次南曰鄞江门,东南曰通远门,东北曰兴贤门。明初塞颁条门,改济川门为丽春门。后改七门。府治位于城之正北,有长汀县附郭,有卧龙山、霹雳山、开元寺、戒愿寺、护国塔、万魁塔等古迹。旧有蓬莱阁、环翠楼、新罗书院等名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