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书·地理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汉书·地理志hanshu dilizhi东汉班固著《汉书》一百二十卷中的四志之一,是第一部中国疆域地理或中国地理。志中记述了历代疆域的消长和行政区划的演变,为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后来历代著作中的 “沿革地理” 实倡端于此。如志中记载了自秦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之后,汉朝以其郡的范围太大,不断分置,全国共有 “郡国 一百三,邑县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说明汉代中央政权的为量越来越强大,地方行政机构也日趋完善。志中还记载了当时各郡及全国人口数字,全国人口共59594978人。而后历史各志皆引以为例,从而保留下来我国人口分布的珍贵历史资料。此外,志中还按政区建制分条记述山川、物产等项,以后历代各志也以此为例,形成一个模式。总之,《地理志》为以后史书及地理著作开创了 一个良好开端。 汉书·地理志中国最早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为东汉班固在公元1世纪编纂而成。全书记述了两汉末年全国和地方的行政疆域、历史沿革、户籍人口、山岳沼泽、水道源流、水利设施、各种特产、重要聚落要塞、名胜古迹、主要道路、民俗以及官府设立的工矿作坊机构等,内容丰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全国的地理和经济情况。如记载当时全国总计有59594978人,为中国最早提供人口数字的一部史书。 汉书·地理志东汉班固撰。全志叙述历代政区沿革以及西汉户口、山川、物产等。志为其首创,成为正史“地理志”的新体例,后世各正史多为之效法。为研究西汉地理的重要史料。 汉书·地理志《汉书》中十志之一。汉武帝时,曾命各地将计书(记载贡赋之类的文书)、地志(记载各地山川、风俗)按时上报,由太史保管。成帝时,刘向将全国行政区划和分野进行了整理。丞相张禹令属官朱赣按地区整理了搜集来的全国财赋资料。到东汉,兰台令史班固利用兰台收藏的这些材料和刘、朱的成果编写了全国性总志《汉书·地理志》。全篇1193字,以西汉郡、县为纲,分别记录了户口数字、山川水泽、水利设施、聚落关塞、名胜古迹、物产工矿等,内容丰富,便于检索。这种著述体例,为以后正史地理志的编写树立了规范,对方志编纂亦很有影响。 汉书·地理志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专著。东汉班固著。《地理志》分3部分:卷首简述前代地理沿革,中间是全志正文,叙述疆域城区103郡、国,卷末辑录刘向的“城分”和朱赣的“风俗”,为区域地理总论,近似附录。在叙述长江干流地区的政区——“越巂郡”、“犍为郡”、“巴郡”、“南郡”、“江夏郡”、“丹阳郡”中,对该区户口,山岳陂泽,水道源流,有历史意义的城、邑、乡、聚,重要的关、塞、亭、障,著名古迹、特产、官办工场等情况,均有简明记载。在卷末“城分”、“风俗”中,也全面扼要地记述了巴郡、吴、楚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物产、风俗等情况,是关于长江的重要历史地理文献资料。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