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445 沈周1427—1509字启田,号石田,世称石田先生,自称白石翁。明代画家。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一生不仕,隐遁终身。祖上三代咸以诗画闻名当时。沈氏少承家学,又得杜琼、刘珏指授,苦研宋元诸家,皆能出入变化,而独于董北苑、僧巨然、李营丘诸大家,尤得心印。中年以子久为宗,晚年醉心吴镇,所以酣肆融洽,有“上下千载,纵横百辈”之誉。当时名流文徵明、唐寅等,咸出其门,为“吴门画派”之宗主。影响之大,倾倒一世。万历以后之画坛,为吴派所独占。沈氏作山水、人物、花卉无不精能,尤以山水成就最著。40岁前多作小幅,之后始拓为大幅,草草点缀,而意已足。画风雄健老硬,大气磅礴,笔力劲利、豪放,如铁画银钩,力可扛鼎,而无一豪霸悍之气。为人平和敦睦,胸襟豁达,凡求画至,不见难色,故近自右京师,远至闽浙、川广,无不购求其手迹,以为珍藏,求画者众,乘船塞满沈家门外河汊。友人戏称“须化金仙百亿身”方能应付。沈不仅以画名,其书亦为明代大家,师黄山谷,遒劲奇倔。文学左丘明,诗学白居易、苏东坡、陆放翁。文翰辉映,才冠当时。友人杨君谦云:“石田先生盖文章大家,其山水树石,特其余事耳,而世乃专以此称之,岂非冤哉。”著有《耕石斋石田集》(又名 《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存世画迹有 《秋林话旧图》(有专条》、《沧洲趣图》 (藏故宫博物院)、《庐山高图》(藏台湾)、《慈鸟图》(藏南京博物院)等。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人称石田先生。世居长州。明代中期影响最大的画家,吴门画派的开创者。不应科举,终生从事诗书画的创作活动。诗初学白居易及李贺,后又学杜甫、苏轼、陆游。其绘画,初由伯父、父亲启蒙,又向周臣学习,继而广泛研习宋元名家之作,融汇变通,自成一家。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以气韵生动为妙。”学古人要与自己的实地感受相结合,“莫把荆、关当画法,文章胸次有江山。”40岁前多画盈尺小幅,40岁后始拓为大幅。风格多样,工、写、着色、水墨皆精。山水、花鸟、人物全能。有《石田集》传世。 沈周1427—1509Shenzhou明代画家。吴门四家之一。字启南,号石田,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本身兼长诗书画,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以山水和花鸟成就最突出。所作山水有些是描写高大山川,表现传统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画法上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主要继承董源、巨然及元四家的水墨浅绛体系,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他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晚年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他的早期山水画代表作《庐山高图》是为其老师陈宽祝寿而作,取高山仰止之意,表现庐山峰峦瀑布的近景,其中叠岭重泉,草木繁茂,气势郁郁苍苍,画面布景严谨,长林巨嶂,云山满幅,变幻无究。陈氏祖籍江西,故取庐山之高以祝颂,选材、立意都颇具匠心。沈周的存世作品还有《沧洲趣图》、《东庄图册》、《写生册》等,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庐山高图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等,长洲相城(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一生不仕,毕生从事诗书画艺术。擅画山水,善用粗笔,坚实豪放,厚重凝练,亦作细笔。取景以江南胜迹为主。兼工虫鱼、鸟兽、花卉、人物、草草点缀、即得意趣。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代表作品有《庐山高图》等,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1427—1509明代高寿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自号白石翁,长洲(今苏州)人。卒年83岁。出身于书画世家。苏州为明代初期文化的重要中心,当地书画风气及闻雅高尚的环境,使之倍出书画人才。沈同不仅是传统书画的追随者,更独创“苏州国画艺术”风格,后人称为“吴门(苏州又有吴县之称)画派”领袖。他热爱苏州湖山庭园,笔墨苍润秀雅,与其门下唐寅、文征明、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作有《苏州山水》长卷表其热爱家乡之情。传世有《花卉册页十幅》,《卧游册》,《山水妙品册》,《书画册》等。在《山水妙品册》中自写跋文,可见沈周书法用笔挺健而姿态展扩,且语句警辟中肯,令人发省;此为其75岁的晚年作品。沈周70生辰,作自寿图,画有山峰树石,堂前高树,士翁扶椅而坐,前有书童奉酒,并写自寿诗三首。《落花图(扇)》。署年癸亥三月;时年77岁,为感寿之作。此扇图作树7株,高低错落有致,一翁倚仗立于树下,满地落红,垂暮之年,见花谢春去,感触良多。年83岁时,作《菊花文禽图(轴)》,公鸡方展肉翅立于菊下,全神贯注于半空飞翔之双蝶,鸡目注视,鸡足伸展有力;时值年老力衰,然笔法苍劲,诚炉火纯青之作品,绘后数月即去世,此为最后一幅遗作。沈周博览群书,文宗左丘明,诗似苏东坡、陆放翁,淡泊功名,风神萧散,著有《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等著作传世。他与唐寅、文徽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创吴门画派。有《庐山高图》(纸本淡设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沧州趣图》(纸本设色,藏故宫博物院)、《三松图》(纸本水墨,藏南京博物院)、《写生册》(纸本水墨,16页)、《东庄图册》(纸本设色,26页)等传世。 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江苏苏州人)。一生绝意仕进,为人耿介,风神萧散。周工画,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又博极群书,文学《左传》。有《石田集》《石田杂记》等。 沈周1427—1509明朝画家。字后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 (今江苏吴县) 人。性情敦厚、博学多才。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工书法,师黄山谷。山水、花卉、鸟兽、早鱼皆精妙,尤擅山水画,初得法于父恒吉、伯父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对北宋董、巨、李、范诸家,追求摹拟,不遗余力。对元王蒙、吴镇理会更深,有时也取黄公望之法,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中年享盛名,文徵明、唐寅都是他的学生。四十岁前多画小幅,以后始拓为大幅,长林巨壑、一气呵成。景物蓊郁深邃,笔墨坚实豪放,颇得沉着雄浑之致。喜用中绛,秀颖的粗笔,产生圆深挺健的效果; 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沧之势,人称“细沈”。并在构图上很有独创性,能突破生活现象的限制创造出高于绘画效果并阐明一定主题的画面。兼工花乌,浅色淡墨,老笔纷披,而有神采。偶写人物。亦洗练。画名甚大,影响所及,形成“吴门派”。与其学生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学黄庭坚; 诗学苏轼、白居易、陆游,缘情随事,沉郁顿挫,为论者所重。有《石田集》等。 沈周明代画家。1427年生,1509年去世。长洲(今江苏省吴县市)人。擅画山水,兼工花卉,鸟兽。与其学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1484年后称“白石翁”。1467年作《庐山高图》轴(193.8cm×98.1cm)。1469年作《报德英图之第二段》卷(29cm×251.5cm)。1471年作《吴中名胜十六景》。1473年作《仿董巨山水图》轴(164.5cm×37.2cm)。1480年作《仿戴进谢太传游东山图》轴(170.7cm×89.9cm)。1494年作《仿大痴山水图》轴(115.5cm×48.5cm)。《沧洲趣图》卷(29.7cm×885cm)。《牡丹图》轴(152.5cm×67cm)。《卧游图》册页,共17开(27.8cm×37.3cm)。《落花诗意图》卷(36cm×60.5cm)。《玉兰、菊图》册页(玉兰34.6cm×57.2cm,菊34.7cm×55.1cm)。《魏园雅集图》轴(145.5cm×47.5cm)。《东庄图》册(28.7cm×33cm)。《桐荫濯足图》轴(199cm×47.5cm)。《云际停舟图》轴(249.2cm×94.2cm)。《辛夷墨菜图》卷,分2段(均35.2cm×59.7cm)。《雪夜宴集图》卷(152cm×30.8cm)。《青园图》卷(19.1cm×188.7cm)。《萱花秋葵图》卷(21.2cm×114.8cm)。《岸波图》卷(30cm×165cm)。《盆菊幽赏图》卷(23.4cm×86cm)。《虎丘送客图》轴(173.3cm×64.2cm)。《山溪客话图》轴(82.5cm×32cm)。《两江名胜图》册(42.2cm×23.8cm)。 ![]() 主要责任者: 吴山明;翁方宁 责任方式: 主编;编著 出版者: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地: 杭州 页码: 1-93 开本: 12 中图分类号: J222.48 语种:中 定价:78.00 出版时间:2018-09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中国画家名作精鉴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画家名作精鉴之一,共收录69条词条。 被引频次:2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