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92 沈璟1553—1610

明代戏曲作家、理论家。字伯英,号宁庵,江苏吴江人。22岁中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吏部考功员外郎、光禄寺丞等职。后告病回乡,家居20余年,潜心研摩词曲,自号词隐,家设戏班。著传奇17种(《十孝记》与《搏笑记》为杂剧体制),合称《属玉堂传奇》。今存其7种,即 《红蕖记》、《埋剑记》、《双鱼记》、《义侠记》、《桃符记》、《坠钗记》、《搏笑记》。艺术上大胆革新。主张戏曲语言本色,曾说:“宁协律而调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曲中之工巧。”补缀整理了蒋考的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写作《论词六则》、《唱曲当知》(佚)、《遵制正吴编》等曲学著作。从其论者王骥德、吕天成、叶祖宪、冯梦龙、袁晋等,合称“吴江派”。散曲存套数42套,令曲16支。

沈璟1553—1610ShenJing

明代戏曲家、曲论家。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字庵,别号词隐。吴江(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行人司司正等官。因科场舞弊案受人攻击,辞官回乡,专心研究词曲,考订音律,从事戏曲创作。
沈璟是当时著名的曲论家,影响很大。沈璟的戏剧理论主张作曲要“合律依腔”和“僻好本色”。在文人创作传奇渐渐增多,而所作往往不合音律的明中叶以后,他提出这样的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了使作曲者有所遵守,他还编纂了《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但他过分强调音律,对内容的表现有所束缚,而且他把本色理解为“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沈璟在当时的戏曲界影响很大,他的主张为当时一些作家所推崇、接受,被称为吴江派。
沈璟著有戏曲17种,总称《属玉堂传奇》,现仅存《红蕖记》、《双鱼记》等7种。他论曲的著作相当丰富,并编纂了《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是现存南曲中最完备的曲谱。

沈璟1553—1610

明代戏曲家、曲论家。字伯英,号宁庵,别号词隐。吴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行人司司正等职。因科场舞弊案受人攻击,辞官归乡,在家养了一个戏班子,致力于研究词曲,考订音律,从事戏曲创作,对昆腔音律的整理有一定贡献。他反对雕琢词藻,提倡文字朴素,但他过于讲究声律,对内容有所束缚。沈璟的戏剧理论主张作曲要“合律依腔”和“僻好本色”。在文人创作传奇渐渐增多,而所作往往不合音律的明中叶以后,他提出的这些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曲论著多不传,仅存《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等。今知作品有十七种。现仅存 《红蕖记》、《双鱼记》等七种。

沈璟1533—1610Shenjing

明代戏曲家,字伯英,号宁庵,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兵部、礼部、吏部各司的主事、员外郎。万历十四年(1586)上疏触及宠妃,被降职。万历十六年(1588)因考官舞弊,受朝臣弹劾,告病退出仕途。自37岁起,开始他20年的戏曲创作生涯。著有传奇17种,合称《属玉堂传奇》。处女作 《红蕖记》以唐人传奇小说 《郑德璘传》为依据,演书生郑德璘、崔希周和盐商之女韦楚云、曾丽玉在洞庭湖边停舟相遇,以红蕖、红绡、红笺互赠诗作, 终成眷属。《埋剑记》取材于唐传奇小说《吴保安传》, 对郭仲翔被俘充奴的生活有较真实的描写,颂扬了生死如一、坚贞不渝的友谊。《义侠记》改编《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但武松的形象塑造缺乏叛逆思想,带有作者封建观念的局限。《博笑记》共二十八出,由十个独立喜剧组成,为当时的现代戏。其中以《乜县丞》为最佳,夸张地刻画了某县副长官低能无知,以得睡就睡、睡而不醒为能事的丑陋形态,讽刺了人物的空虚无聊。全剧不以才子佳人或历史传说为题,而以当时的新进士、起复官、僧道、流氓、商贩、小偷为主角,戒淫警盗,惩恶扬善。艺术上亦有所创新,以情节离奇、关目曲折取胜。沈璟重视音律,曾订定《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以他为代表的吴江派作家有王骥德、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晋、范文若、卜世臣、沈自晋等,除重音律外,他们提倡戏曲语言的本色,在当时剧坛有一定影响。

沈璟1553~1610

明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字庵,别号词隐。吴江(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吏部验封司员外部只,万历十四年上疏忏旨被降,万历十六年升光禄寺丞,次年因顺天乡试舞弊案受人攻击,辞官回乡。由于他曾任吏部、光禄寺官员,所以也称“沈吏部”“沈光禄”。居家30年,潜心研究词曲音律,从事戏曲创作。他精晓音律,专善南曲,与当时著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在音律研究方面有所建树。有些戏曲家在理论上受其影响,在创作上追随其风格,形成以他为首的“吴江派”,在当时戏曲界影响颇大。他针对传奇创作中出现的卖弄学问、搬用典故、不合音律等现象,提出 “合律依腔”和“僻好本色”的主张。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作为规范。这部书是南曲曲谱中极重要的一部著作。沈璟的“声律论”,对于纠正传奇创作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也显得过于琐碎,专注于细枝末节,容易束缚作者的才情。曾和以崇尚才情的临川派汤显祖在戏曲创作诸问题上,有过 一段时间激烈的争论。曲词创作主张朴素自然,反对雕琢词藻,对矫正明戏曲骈俪靡缛之风起了良好作用。所著传奇17种,总称 《属玉堂传奇》。与汤显祖作品并称为传奇作家的双璧。今仅存7种:《红蕖记》、《双鱼记》、《桃符记》、《 一种情》(即《坠钗记》)、《埋剑记》、《义侠记》、《博笑记》,另8种存有残曲,余两种全佚。内容基本承明初正统派传统,在戏曲中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初期在形式上曾一度受骈俪之风影响,曲白未脱典丽化的羁绊。总的来看,他在曲学上的成绩胜过其创作成绩。
沈璟也善为散曲,曾著《情痴 语》、《词隐新词》、《曲海青冰》等,惜皆亡佚。有后人据别本辑成《沈伯英散曲》一卷,主要是抒写情愫,聊以自娱而已。

沈璟

见“艺术”中的“沈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