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尘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沙尘暴

通称“风沙”。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天色昏黄的现象。此时能见度一般小于1 000米。常见于中国北方春季。

沙尘暴

俗称“黑风暴”。其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并有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浑浊。在塔克拉玛干腹地,一般五级风即可形成沙尘暴。新疆是沙尘暴多发区,其路径有北疆西部路径、南疆北部路径和南疆南部路径。

沙尘暴

是指空气中带有大量被风从地面吹卷起的尘土、沙和干土粒,致使空气变得很混浊,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下的天气现象。甘肃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1~36天,各地差异很大。河西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6~36天,其中景泰、古浪、武威和民勤以北在20天以上,其中民勤为36天最多年58天,为全省之冠;陇东一般为1~4天; 陇中北部 (兰州以北) 2~10天;陇中南部1天左右;陇南和甘南气候比较湿润,植被覆盖度较好,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不到1天(玛曲6天),是全省沙尘暴日数最少的地区。全省沙尘暴以春季各月和6月发生频率最高,其它月份较少。沙尘暴天气发生时,不仅空气被严重污染,对运行中的火车、汽车、飞机的安全造成威胁,大风引起流沙,农田村庄被流沙埋没。甘肃省河西沿沙漠边缘的农田、村庄常遭大风和沙尘暴危害。古老的农业城镇,如敦煌的圈槽,安西的瓜州城、百旗城、锁阳城,高台的骆驼城,民勤的头坝地区,原有的南乐堡、青松堡、沙山堡等20多个村子,在解放前200多年中,全部被流沙埋没。

沙尘暴

大量沙尘被大风吹起在空中,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 m的现象。多发生在干燥季节和地区。形成条件是:❶风速大于10 m/s;
❷空气处于热力不稳定状态。局地飑线、大风、龙卷或其他不稳定天气都可造成10~100 km的沙尘暴;
❸寒潮大风可造成大范围的沙尘暴。中国沙尘暴最多的地方是新疆柯坪,年平均38.8 d,最多53 d;甘肃、宁夏、内蒙古也有20~30 d。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