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沧州铁狮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沧州铁狮子

位于沧州市东南20公里的开元寺旧址,于953年(后周广顺三年)铸造而成,是中国现存最大、最早的铁狮子。
铁狮子身长6.10米,高5.48米,宽2.85米,重40余吨,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背负莲盆,胸前和臀部飘有束带,波浪型毛发披在头前颈间。昂首怒目,狮口大开,好似仰天长啸,四肢分立,躯体矫健,又似疾走乍停。其头部和颈部均有“狮子王”三字,依稀可见。
铁狮子是采用分迭铸法浇铸而成的,其腹内光滑,外面有明显范块拼接痕迹,规模不一,共有13种尺寸,总计用范409块。可以设想,用现代铸造技术来铸造这样一尊巨大的铁狮子,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1000多年前,凭手工冶铸技术,铸造如此庞然大物,其制模、冶炼、浇铸工程的规模,是空前的,由此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冶炼、铸造技术的先进水平,也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能和巨大创造力。
沧州铁狮子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3 沧州铁狮子

见40081条。


081 沧州铁狮子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广顺三年(953)山东李云制作的40吨重铸铁狮子。铁狮长5.3米,高5.4米,宽3米多;铁狮背负巨盆,胸前背后飘着束带,发卷曲呈波浪形,头顶和项下各铸有“狮子王”3字。铁狮是用泥范明注式整体铸成,外范达600余块。铁狮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水平。铁狮现存河北省沧州市东南的沧州故城。

沧州铁狮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南20公里的旧州城内。为我国现存最大而最早的铁铸文物之一。铸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由数百块约30厘米见方的铁块,用分节叠范铸法浇铸而成。狮身高5.35米,头高1.7米,身长6.5米,宽3米,重约40吨。铁狮昂首挺胸,巨口怒张,作疾走状。胸前及臀部铸有飘带,毛发呈波浪形,身披障泥,背负仰莲圆铁盆。头顶及颈部分别铸有“狮子王”三字,颈右部铸“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铸“山东李云造”字样,腹腔内铸隶书金刚经文。气势雄伟,工艺精湛。清代李云峥有《铁狮赋》文,描述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相传此铁狮是当地百姓为镇海啸而筹资铸造,故又称“镇海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7:26:06